無疑,我希望我的孩子在英國寄宿學校讀中學。我希望他們小學畢業便立即到英國去。
我的確曾經有過那樣的想法。因為我很怕要我的孩子在香港讀書。我是過來人。我知道,香港的教育不能夠給予我要我的孩子得到的。
可是,早陣子到倫敦看音樂劇《WICKED》。離開劇院,到PICCADILLY CIRCUS找點吃的時候,碰上了許多從香港來到英國讀書的女孩子。看到她們在公眾地方的言行,我開始質疑自己孩子小學畢業後便立即送到英國讀書的決定。我問自己,那會是過早嗎?
我要孩子到英國寄宿學校讀書,就是因為我怕學校的老師會教壞他們,就是因為我怕社會上的一切,尤其經常亮相電視、報紙的那些人的言行,會教壞我他們。只是,過早離開家庭,到英國讀書是否不會變壞?我開始問自己。
那些女孩子其實也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情。跟其他英國首都的年青女生沒有兩樣。凌晨時候還在街上流連,還在公眾地方胡亂喧嘩,滿口粗言穢語,隨意摟著男孩子走。
我怕我的孩子也會變成這樣。
我記得,妹妹跟我說過,她的同事堅決表示有了孩子後便會搬離倫敦。英國首都實在太過危險。
「寄宿學校是不會輕易隨便讓孩子跟朋友一起到倫敦去的。」知道我的憂慮後,妹妹分析道。
「這個我當然知道。不過,」我頓了一頓後,道:「有時候,我怕學校管不了。你看剛才那些女孩子。」
「你怎知道她們讀寄宿學校?」
這個當然。只是,我心裏還是有點顧慮。
「選一間離開倫敦遠遠的學校,像愛丁堡,孩子又怎能隨便輕易來到倫敦?」
也許。今年到過蘇格蘭兩次,那兒的人的確比較淳樸善良。不過,這解決了我的問題嗎?
早陣子,陶傑在其《黃金冒險號》專欄裏,寫道:「把小孩送去英國讀書,代價除了學費,是孩子長大了,不會中國文化。英語世界人才遍地,貴子弟一口牛津口音英語,膚色不是高加索種,即使進了華爾街,昇到一個層次,這一生,注定不太快樂。因為進了英國的寄宿學校,文化的土壤全部轉換。譬如,人家的歷史和神話,從特洛伊戰爭講起,希臘和羅馬帝國,然後才是安格羅薩克遜文明,轉入刁鐸王朝、伊麗沙白一世和維多利亞時代。這是寄宿學校教育的一條大動脈,其學科,像物理、數學、生物,全是血管的分支。只有大動脈是不夠的。還有一條中國文化的靜脈:中國神話由黃帝和蚩尤大戰開始,這一章,剛好和阿歷山大帝的波希戰爭並讀。小孩太早送去英美,找不到靜脈,是他一生不快樂的泉源。讀哈利波特不夠,還有中國的武俠小說。這個問題,早生一點點,在殖民地時代生活過,就知道多幸福。」
我似乎知道該如何教導我的孩子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