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07, 2008

最近﹐喜歡到網絡下載一些有點年紀的香港流行曲。無意中﹐找到了一首曾經很喜歡的歌﹐亦同時候﹐想起了電影《ONCE》。

這是一部愛爾蘭電影。在電影院上映的時候﹐我是錯過了。因為實在很低調地上畫。可能是獨立製作關係﹐沒有太多的宣傳。報紙裡﹐也沒有很多廣告。開始留意這部電影﹐倒是它在紐約引起哄動之後的事情。

我記得﹐那天報紙是這樣報導﹕「愛爾蘭低成本製作給紐約客譽為全年最佳電影。」這兒的紐約客﹐不獨指那一本文化雜誌﹐乃泛指所有住在那個美國東岸大都會的人。記者說﹐起初﹐全紐約市裡面﹐就只得兩間電影院的老闆﹐願意播放這部以音樂為骨幹的電影。在大受一眾文化人追捧後﹐這兩間電影院竟然天天滿座。於是﹐便越來越多戲院爭相加入放映《ONCE》的行列。忽然間﹐這部全片在都柏林拍攝的電影﹐成為了紐約潮流的標記。街頭巷尾﹐大家都在哼唱電影裡面每一首歌的同時﹐每一個人都在談論戲中男女主角的關係。

究竟在KILLINEY那個山丘上面﹐女主角跟男主角是說了些什麼話呢﹖都成了一個謎。

我想﹐在紐約這樣的一個國際大都會裡﹐總有一個人懂得捷克話﹐而又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在紐約這樣的一個國際大都會裡﹐總有一個人為了研究這部電影﹐而跑了去學捷克話。

猶記得﹐早陣子﹐美國《時代週刊》用了一個新的英文字「NYLONKONG」來做封面。那是紐約(NY)、倫敦(LONdon)和香港(hongKONG)的合稱。週刊說﹐那是當今世界經濟命脈的意思。記者寫道﹐這三個城市就是當今國際金融體系的骨幹。當然﹐這三個地方都有其與別不同的地方。紐約﹐就是文化藝術人的集中地。文化藝術創作﹐是紐約市裡面一個重要工業﹐養活了三十多萬人口﹐僅僅次於華爾街。

電影裡﹐男女主角相遇於GRAFTON STREET。那是都柏林一條重要街道。週邊商店林立﹐也鄰近許多著名夜店﹐整天都人潮人往﹐所以也吸引了許多街頭藝術表演。

那天晚上﹐男主角就站立在街頭﹐彈著吉他賣唱。女主角則在附近捧著大疊雜誌《BIG ISSUE》兜售。那是一本不能在任何報紙攤檔﹑超級市場﹑便利店買到的雜誌。都只能向街邊兜售的人購買。

女主角給那歌聲吸引著﹐就站在男主角面前靜心聽著表演。當一曲唱畢﹐那位女生便拋下了一個兩角硬幣﹐開口問道﹐「為何在白天的時候未聽過你唱這一首歌的呢﹖那是你自己的創作罷﹖」男主角望一望女生﹐和那個硬幣﹐解釋道﹐「倒很多謝你的兩角啊﹗搵食確很艱難......白天的時候﹐大家都很匆忙。經過這裡的人﹐他們就只想聽到他們懂得的歌。」

聽見這樣的一句對白﹐或者﹐你也想起了那一首歌罷。

畢竟﹐別人的歌﹐別人風光。

老友﹐就不知道在你所住的那個前英國殖民地﹐是否有一個勇敢的電影院老闆﹐願意放映這部以音樂為骨幹的電影﹖畢竟﹐回歸後﹐歐洲電影在香港已經沒有市場。更何況是來自愛爾蘭這個島國的低成本製作﹖

不過﹐老實說﹐這已是去年的作品。便是有一個視錢財如糞土的電影商人﹐這部電影或許都已無聲的在你身邊渡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