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31, 2008

由於第二天清晨還要跑到老遠的一個縣開會﹐於是﹐看畢一集日劇《華麗一族》後﹐便準備爬上床休息﹐生怕因為睡眠不足而未能準時起床﹐害得同事在紅牛(RED COW)空等﹐累得大家在客人面前遲到。紅牛是都柏林西邊的一個地方。從住所出發﹐需要乘三十五分鐘的輕鐵。同事提議七時三刻在那兒等候我﹐然後駕車一起前往開會。平常上班的日子﹐那個時候﹐我應該還在住所裡面吃著早餐。

把影碟放回到盒子裡﹐正要關掉電視﹐愛爾蘭電視臺就剛巧開始播放一個時事特輯。講的是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在那開場畫面裡﹐我認得香港那些五光十色的霓虹燈管。我有點感嘆﹐他們終於視香港為中國的一部分。

下午的時候﹐我才在《時代週刊》裡認識了一個新名詞﹕NYLONKONG。那是「紐約」(NY)﹑「倫敦」(LONdon)和「香港」(hongKONG)的混合體。雜誌說﹐意思是當今世界經濟命脈。讀罷那幾篇專題文章﹐其實也不難想像﹐何解西方社會終於會視香港為中國的一部分。記者說﹐現在﹐這個前英國殖民地成為了中國在國際投資市場的經紀。

正陷入沉思裡面﹐就聽到節目主持人訪問一位正在北京工作的建築師。他負責的﹐便是那一個「鳥巢」。

建築師面對著鏡頭﹐談論起自己眼中的中國。他道﹐那無疑是一個尋夢家的樂園。因為無論設計如何天馬行空﹐工程造價如何的高﹐中國政府都很樂意支付所有賬單。他們一心就是要把這個奧運會搞得有聲有色。所以﹐許多在西方國家根本不可能實行的計劃﹐都能夠一一在這個共產國家裡實現。對於這些中國人來說﹐金錢完全不是一個問題。

望著那副貪婪的嘴臉﹐我想起早前《泰晤士報》的一篇報導。講的﹐也是奧運會。不過﹐是2012年在倫敦舉行的那一個。

其實﹐那也不是什麼特別新聞。因為每幾個月﹐英國大小報社都會發掘到倫敦奧運會財務安排上一些不恰當的地方。除了當奧林匹克委員會宣佈倫敦「申奧成功」後的那一秒外﹐對於這個四年一度的所謂體壇盛事﹐英國人實在沒有一點多餘的亢奮。他們生怕這是一頭大白象﹔他們生怕這是政府斂財的伎倆。為了興建那些龐大的配套設施﹐住在倫敦的人﹐都要多交一些稅項﹐來幫補市政府的收入。

這一次﹐記者發現﹐原來在那份奧運會財政預算案裡面﹐對於運動場地地皮重售那一欄﹐政府是用上了一個天文數字。

不錯﹐肯辛頓﹑布嘉維亞等黃金地段﹐在樓市開始回落的時候﹐那兒的樓價依然不斷攀升。可是﹐東倫敦那一帶﹐是怎樣也不大可能跟那些黃金地段相提並論。英國首都東部從來都是比較貧窮的地方﹐治安也較壞。倫敦「申奧書」的最大賣點﹐就是藉著奧運會﹐去改善東倫敦居民的生活。因為絕大部份奧運場地﹐都會設在那一帶。

現在﹐政府用了一個不設實際的價錢﹐放到地皮重售收入裡面﹐也就表示實際舉辦奧運會的開支將是比想像更加龐大。也就表示每一個住在英國的人﹐都要付出更多﹑更多﹐去填補政府為了替自己臉上塗金的那些黑洞般的支出。同時候﹐在傳媒不斷揭發那些財務安排不妥的地方後﹐很多工程公司都不敢對倫敦奧運會的基建興建投標﹐怕以後收不到錢外﹐也破壞了公司的聲譽。重建溫布萊球場﹐已經給大家一個很大的教訓。

想到這裡﹐就不難明白那位建築師的說話。

畢竟﹐在一個沒有民主的社會﹐在一個沒有言論自由的國家﹐政府都可以按著一己的意思﹐胡亂使用市民交給他們的辛苦血汗錢。他們既不怕天﹐也不怕地。因為就沒有人能夠把那些不妥的地方公諸於世。況且﹐在那個國家﹐在那個社會﹐根本就沒有監管政府做事的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