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08, 2008

很久以前﹐這一個國家叫做羅德西亞。自梅加比上台後﹐她的名字就變成了津巴布韋。

跟法國不一樣﹐英國人在非洲沒有許多殖民地。羅德西亞是其少數的一個。不過﹐當名字用上了「Z」做開頭後﹐一切都成為了歷史。

的確﹐一切都成為了歷史。一切美好的時光都成為了歷史。換上的﹐是那無窮無盡的苦難日子。沒有了英國人在高堂﹐原來﹐悲慘的生活既是現在式﹐也是未來式。為了一時的民族亢奮﹐把殖民者驅趕出去﹐讓殖民主義變做一個歷史名詞後﹐得到的就只有一天又一天的受苦受難。以前所談論的民族遠景﹐完完全全變成一個泡影。每個在前殖民地生活過的人﹐都覺得有點悔不當初罷﹖當然﹐除了那些驅走了殖民者後﹐得到許多利益好處的人。

有人受苦﹐就有人享福。這是不變的定律。

要知道﹐這個世界裡面﹐就只有一個神﹐能夠憑空創造。我們都是人﹐不是神。世上萬物也不是神﹐都沒有那種憑空創造的本領。所以﹐世界上沒有一樣事情不是守恆的。那是一個物理學上的名詞。就是說東西不會忽然被消滅﹐亦不會忽然被創造﹐它只是不斷演化成另一種形態﹐以至幾種形態﹐在我們眼前出現。

就像我們在大廈頂樓放下一個球。因為地心吸力﹐球自然向下墮。當碰到地面後﹐它會反彈到一個高點﹐然後又再向地面墮下。循環下去﹐直至完全在地面停下來。表面上﹐仿彿那個球是突然有了能量向下墮﹐碰到地面後﹐那些突如其來的能量又會消失掉。其實﹐一切都沒有改變。

我們逆著地心吸力的方向﹐把球帶上去大廈頂樓﹐就是把能量儲藏了在球裡面。把球從高處放下﹐就是把這些收藏起來的能量釋放出來﹐變做了動能。當球向下墮跟空氣磨擦﹐或當球碰到地面﹐那些藏起來的能量又會把週圍的一切加熱了少許﹐又或者變做了些聲音。能量就是這樣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眼前。沒有多﹐沒有少。這便是能量守恆定律。

世界上一切都是如能量這樣地守恆的。所以﹐有人受苦﹐就有人享福﹔有人在股市裡賺上了不少金錢﹐就有人在股市裡蝕掉不少金錢。

我以為﹐要一個理想的社會﹑一個理想的國家﹐就是要讓多數人享福﹐讓受苦的人數控制得越少越好。我們絕不能容許只有社會上的某一少部份人﹐才能夠享受著國家帶給來的利益﹔我們要不斷利用社會和國家的資源﹐去改善正在苦難當中的人民的生活﹐讓他們也有向上爬的機會。

這就是何解我們要有一個民主社會。

畢竟﹐人總是自私﹐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個人自身的利益。高堂的人﹐假如知道自己能夠永遠處身在這個地位﹐能夠永遠有權去控制資源的分配﹐怎會不時時刻刻惦掛著自己的好處﹖於是﹐在世上一切都是守恆的定律下﹐一個獨裁的社會﹐就經常是少數人享受著本應大多數人能夠享受的福﹔也所以﹐在一個沒有民主的社會裡﹐就經常都是那些在建制裡得到好處利益的人﹐跟大家說「民主要慢慢來﹐都急不來」的說話﹐向群眾散播「民主會造就社會分裂」的謬論。

就像梅加比一樣﹐沒有人會願意失去掉那些快樂地享受著榮華富貴的生活。不過﹐在一個民主的社會裡﹐要不失掉這樣的利益和好處﹐就是要讓大多數的人都跟自己一樣﹐快樂地享受著那些榮華富貴的生活。

奈何﹐也許是天生的宿命﹐在那些「X」﹑「Y」﹑「Z」橫行當道的前英國殖民地﹐都沒有真正的民主。因為﹐就是為了去保障那些少數人的既得利益。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i totally agree with your view...
i hope, in some days later, you will be seen in hk...

The Man Who Loves Everton said...

for sure i will be in hk (indeed, not this year). i'd like to have a pint or two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