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4, 2006

香港人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假如不能寫好中文﹐那的確是對自己最大的侮辱。可是﹐歷史關係﹐我們的中文都受了英文影響。同時間﹐我們的英文卻又受著中文影響。所以從來﹐香港人的語文都不好。

其實﹐中文與英文是兩種何其不同的文字。可是﹐在香港這個特殊的地域裡﹐她們竟然給FUSION在一起。於是﹐我們的英文是CHINGLISH,我們的中文則是英文的直接翻譯。加上科技突飛猛進﹐隨著外來潮流文化到來﹐我們的語文更受了其他外語影響。當中﹐以日文為甚。因此﹐我們現在用的﹐其實是真真正正的香港話。那是多種語文的混合物。

本來﹐那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因為這一種FUSION,完完全全體驗了語文應有的生命力。語文﹐從來都應該是跳躍的﹑活潑的。為了使自己更加完美﹐語文應該不斷吸收其他外來語的優越地方﹐來補自己的不足。例如﹐在法律條文裡面﹐中文始終未能像英文一樣﹐簡潔而條理地把事情表達出來。因為中文本身就有很多含糊的地方。三思而行的「三」便不是解三次﹐那是多次的意思。中文實在應該在保存模糊美的同時﹐也引入一些英文的思想﹐好讓自己能夠簡單直接說好規定和要求。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望得到法治。法律條文總不能人言人殊。這應該是中文應走的方向。這應該是中文的出路。這是中國成為世界大國必定要走的路。

可是﹐缺乏良好根基的吸收和改動﹐得回來的便只有一種奇臭不堪的語文混合物。無奈地﹐我們的香港話正是這樣的一種東西。中文不是中文。英文又不是英文。當然﹐更加不可能是日文﹑法文和西班牙文。

不用太有觀察力﹐你也總能發覺﹐在我們週邊﹐常常充斥著這樣的句子﹕

「作為香港的特首﹐我對於這件人神共憤的惡行﹐實在感到痛心疾首。」

「星期五開會後﹐銀行公會決定作出加息行動。」

「百貨公司決定作出大割引。」﹑「潮爆。」

也許﹐很多時候﹐你和我也會不自覺講了﹑寫了這樣的句子。因為所有人都在說這樣的話。但是﹐不幸地﹐那絕對不是中文。因為中文永遠是中文﹐在非不必要的情形下﹐都不應帶著任何外來語的影子。

「作為什麼什麼」﹐那是英文「BEING......」的直接翻譯。中文裡面從來沒有這樣的格式。我們也沒有需要如此改動﹐加入這樣的一種句法。「作為一個香港人﹐我愛香港。」為什麼不能寫成「我是香港人。我愛香港。」?

「加息」本身已經是一個動作﹐為何還要在前面另加一個「作出」,後面再來一個「行動」?「銀行公會決定加息」不是更簡單利落嗎﹖

百貨公司出現「大割引」、「潮爆」這樣的字眼﹐可能是MARKETING的決定。可是﹐寫文章的時候﹐當中文裡面本身已有同樣意思的詞語﹐我們是否應該不好輕易引入外來語﹖從來﹐引入外來語﹐都只是為了解釋一個我們文化裡面沒有的概念。同時間﹐當語文裡面本身已有一樣意思的詞語﹐我們又是否需要另創新詞呢﹖太輕易的創新﹐只會換來更多的雞同鴨講。無奈﹐那是給變質語文粗暴撕開的代溝。

香港話的確越來越臭。政府實在是時候﹐多做點工作﹐以免讓香港淪為一個四不像的地方﹐香港人成為一種不能面對自己民族﹑不能面向世界的少數族群。奈何﹐政府的通告和公函也不是一樣由這種語文混合物拼湊而成﹖他們說﹐他們已作出適當的反應和跟進。

誠然﹐一個不愛讀書的人﹐怎能是一個好教師﹖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