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6, 2008

我喜歡甄妮那首《東方之珠》的歌詞。這是我早兩個月前已經在這裡寫過的事。

很偶然地重溫了這一首電視劇主題曲後﹐在都柏林生活的這些日子裡﹐每當在報上﹑網上讀到香港政府的消息時﹐我都不其然地想起了這些曾在三十年前流行過的歌詞﹕

「極目望 困惑而彷徨
可喜的是眼前繁盛現狀
新的生活 新的奮鬥
鬥志化為強勁力量
此小島外表多風光
可哀的是有人仍住陋巷

念舊日 信念何還強
幾經風暴雨狂還冒巨浪
新的逼害 新的引誘
有正有邪 何處是岸
小島中路本多康莊
可哀的是有人仍是絕望

若以此小島 終身作避世鄉
群力願群策 東方之珠更亮更光」

越唸越有意思。

猶記得﹐回歸後不久﹐那位偷步買車的財政司在立法會裡唱起了羅文的《獅子山下》﹐來勉勵全港飽受著建華之亂摧殘的市民。我倒以為﹐《東方之珠》方是政府中人應該經常掛在口邊的歌﹐尤其「此小島外表多風光﹐可哀的是有人仍住陋巷」和「小島中路本多康莊﹐可哀的是有人仍是絕望」這兩句。假如身在高堂的人能夠經常想起這首歌的歌詞﹐這個前英國殖民地應該能夠繼續成為許多人的避世鄉。

今天﹐再次想起《東方之珠》﹐倒不是因為讀了出生地的新聞。腦海裡再次重現這首歌的歌詞﹐是因為在《泰晤士報》裡讀了一篇甘乃迪在1961年發表的演講。裡面有這樣的一段說話﹕

「To those people on the huts and villages of half the globe
struggling to break the bonds of mass misery﹐
we pledge our best efforts to help them help themselves﹐
for whatever period is required -
not because of the Communists may be doing it﹐
not because we seek their votes﹐
but because it is right.

If a free society cannot help the many who are poor﹐
it cannot save the few who are rich.」

氣魄當然比我們的《東方之珠》壯麗雄偉更多。只是﹐其象徵意義跟《東方之珠》的歌詞﹐其實大同小異。掌權的人要幫助的﹐不是那些達官和權貴﹐而是要幫助要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那些bond to mass misery的人。

人家是美國總統。他拯救的不僅是美國的人民﹐還有全球等待救援的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因此他的說話當然有著世界列強領袖必須擁有的國際觀﹐當然有著敢於承擔世界一切的領袖所必須擁有的國際觀。畢竟﹐西方國家能夠依然領導全球﹐就因為他們的眼光能夠穿越國與國的界限﹐不受眼前所見所約束。

在香港掌權的﹐當然不用如此辛苦﹐也不被期望有什麼國際視野。因為跟西方國家的人民不一樣﹐在這個前英國殖民地﹐大家也不大關心地球另一邊發生了些什麼事情。搞好眼前的一切﹐最多偶爾關心一下中國大陸﹐便成。

大家也不過是希望以這東方之珠來做自己終身的避世鄉罷了。

當然﹐這並沒有什麼褒和貶可言。還是老套的那一句﹕人各有志。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