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很容易受人影響的人。更正確點說﹐我是一個很易受我喜歡的人影響的人。他們喜歡什麼﹐我便會很容易地也喜歡上什麼﹔他們討厭什麼﹐我亦會很容易地跟他們一起討厭什麼。
我以為﹐這並不表示我沒有什麼主見。不過﹐我更重視我喜歡的人的意見。這種重視﹐就是無條件地完全接受了他們的意見﹐以至思想。
我喜歡陶傑。當知道他最愛讀JEFFREY ARCHER的小說後﹐便立即跑到書店去隨手拿來一本翻翻﹐自此﹐我也跟著這位《黃金冒險號》的作家﹐愛上了那位前英國保守黨副主席的作品。
也於是﹐當在JEFFREY ARCHER的專欄裡﹐讀到他最近愛上的是R. K. NARAYAN後﹐很自然地到書店裡的第一件事變是隨手翻翻那位印度作家的小說。當然﹐我是想不到一個原因﹐不無條件地完全接受這位曾在皇家監獄裡生活過三年的前國會議員的意見﹐一起愛上R. K. NARAYAN。
那天﹐JEFFREY ARCHER寫道﹕「就趁這一個銀行假期﹐一起和我沉醉在南華仁的文字世界裡頭罷。」認識了這位印度作家的名字後﹐總是想把他翻譯作「南華仁」。
對於喜歡的人和事﹐我是很盲目的。
我當然知道﹐這位前英國保守黨副主席在專欄裡講的﹐乃是英國五月尾的那個銀行假期。除了新年﹑兩大節日外﹐英國和愛爾蘭的公眾假期﹐就只有五月初那個慶祝夏天來臨大地的首個星期一。慶祝過夏天來臨後﹐英國的下一個銀行假期為五月最後一個星期一。愛爾蘭的﹐則在六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大家相差了一個星期。
不過﹐也就是這整整的七天﹐使我完全能夠聽從JEFFREY ARCHER的「吩咐」。
六月的公眾假期﹐我選擇了到倫敦去。那天星期五下班後﹐便乘火車回市中心﹐轉巴士到機場。途中﹐我開始翻閱我的首本南華仁小說﹕SWAMI AND FRIENDS。是中飯後﹐跑到書店買的。
正準備沉醉在這位印度作家的文字世界裡頭﹐突然聽到有人大聲呼喊我的名字。原來﹐是印度籍同事T。他乘同一班火車回新搬的家。
看到我手裡正拿著南華仁的小說﹐便舉起拇指道﹕「想不到你這個香港人也識貨﹐懂得讀我這個同鄉的作品。」
我笑著回答道﹕「只不過我認識一些懂得欣賞你們的文學作品的人。」
T滿意地說﹕「假如你真的喜歡印度小說﹐也有一些你要多留意。」他一口氣給我介紹了幾個名字。不過﹐我就是沒有辦法記得牢。
「你也可以跟我介紹一些香港的作家嗎﹖好讓我閒時也可以翻一翻。我都想了解一下香港。」
想不到T會有這突如其來的一問﹐實在有點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該如何能保持住香港人的面子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想了些時候。似乎﹐我只能老實地回答﹕「我當然可以隨口講出一些很好的香港作家的名字。只不過﹐都不適合你。他們寫的都是中文。說來有點慚愧﹐我見識少﹐實在不認識一個懂得寫英文小說的香港作家。」
T有點不相信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竟然出產不了一個英文小說作家。他驚訝地問﹕「早陣子﹐那本《LUST CAUTION》的作者﹐不是香港作家嗎﹖」
我苦笑著道﹕「她勉強算得上半個香港作家。可是﹐那本小說的原文為中文。LUST CAUTION不過是英文的翻譯。」
老實說﹐我也很不明白﹐同樣是前英國殖民地﹐印度能夠出產一個又一個得到英國人尊敬的英文小說作家的同時﹐香港就只能交出一張白卷。
真的不明所以。
不好忘記﹐在那個東洋的地方﹐尚且有一本叫做《THE REMAINS OF A DAY》的小說。
[按﹕到倫敦觀看溫布頓網球賽關係﹐此欄暫停三天。香港回歸日(香港時間)再續。]
Thursday, June 26, 2008
突然間﹐我成為了一個到日本旅遊的專家。是有點意外罷。
最近﹐連續兩個從未離開過歐洲的同事﹐都跑了過來問我關於到日本去的事情。
首先﹐是上司。她決定接受一個旅居都柏林的日本朋友邀請﹐一起到京都在朋友長兄的婚禮裡彈奏音樂﹐順便一遊那個最讓亞洲人自豪的國家。上司是一個熱愛音樂的人。她曉得手臂風琴和哨子。兩種都是愛爾蘭的傳統樂器。閒時﹐會到都柏林市內兩間有點名氣的酒館裡表演﹐也會教授小朋友愛爾蘭傳統音樂。她就是在酒館演奏音樂時認識那位日本朋友。
那位日本女生也是一個喜歡音樂的人。我跟有過幾面之緣。她會在酒館裡拉奏小提琴﹐跟其他愛爾蘭人一起演奏這個島國的傳統樂章。就是如此﹐她便提議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兄長的婚禮裡表演助興。上司當然也二話不說地便答應了。畢竟﹐她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更何況是去演奏音樂。
由於跟她的日本朋友一起﹐許多事情都可以很輕易地亦很地道地解決。不過﹐總有些事情﹐是一個日本人不能輕易﹐也不能很正確地解答的。那天﹐上司問我﹐一個不懂得日文的人到日本旅遊會否感到不便。
聽著了她的問題﹐我發現﹐原來這一個問題﹐對於我這個香港人來說﹐也不是能夠很輕易和很正確地解答的。不是我懂得日文。除了幾個常用的詞彙外﹐我對日文一竅不通。我不是能夠很輕易和很正確地解答﹐皆因我懂得中文。
我記得﹐我是這樣回答罷。
「就我而言﹐我不會感到很大的不方便。到酒店去﹐到餐廳去﹐到商店去﹐我都能夠用英語跟那些日本人溝通。便是真的溝通不來﹐由於日本人是一個有禮貌和樂于助人的民族﹐他們總會想辦法去幫忙。實在不用太擔心。不過﹐話得說回來﹐因為我懂得中文﹐而日文裡面的漢字﹐跟中文是有點相像﹐所以在日本的時候﹐乘搭火車地鐵﹑買東西用膳等﹐我都是看日文的。沒有太留意那些英文翻譯是否足夠。」
去年聖誕到東京﹐曾經想過帶著本TIMEOUT SHORTLIST去。因為經過巴塞羅那後﹐我發現﹐我愛上了用這套英國出版的旅遊書。尤其是到那些重遊的地方。他們介紹的餐廳和商店﹐都很地道﹐都很吸引﹐都是近來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不過﹐翻著那本東京2008﹐我覺得有點不容易讀。因為那些地方都突然變成了很陌生的名字。於是﹐帶在身的﹐還是一本中文的旅遊書。
也不知道是怎樣收來的風。有天中飯過後﹐同事LK忽然跑了過來﹐說有點問題問我。我有點意外﹐因為在工作上﹐我跟他沒有什麼往來。亦沒有私人交往。原來﹐他也是問我關於到日本旅遊的事。今年九月﹐他會和女朋友一起去日本兩個多星期。他要我給他介紹些地方。同時候﹐他也問了那個上司早問過了的問題。
那天﹐下班乘火車回家。途中﹐想起了上司和LK他們兩個最大的關心。我想﹐去旅行﹐語言溝不溝通得來﹐其實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罷。況且﹐日本又不是一個土人聚居的國家。跟到中國旅行不一樣﹐在日本﹐你不用擔心買了過期的東西﹐不用擔心吃了些冒真的食物﹔地方一定清潔﹐碰上的人一定有禮貌。在一個如此安全的國度裡﹐去了解一下完全陌生的文化﹐不是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去旅行最精彩的地方嗎﹖
我當然沒有跟他們講出這句心裡話。因為我這句心裡話﹐又太過冒犯了那些中國人。我這個香港人是不大應該老是在歐洲抹黑中國人罷。畢竟﹐本是同根生。
最近﹐連續兩個從未離開過歐洲的同事﹐都跑了過來問我關於到日本去的事情。
首先﹐是上司。她決定接受一個旅居都柏林的日本朋友邀請﹐一起到京都在朋友長兄的婚禮裡彈奏音樂﹐順便一遊那個最讓亞洲人自豪的國家。上司是一個熱愛音樂的人。她曉得手臂風琴和哨子。兩種都是愛爾蘭的傳統樂器。閒時﹐會到都柏林市內兩間有點名氣的酒館裡表演﹐也會教授小朋友愛爾蘭傳統音樂。她就是在酒館演奏音樂時認識那位日本朋友。
那位日本女生也是一個喜歡音樂的人。我跟有過幾面之緣。她會在酒館裡拉奏小提琴﹐跟其他愛爾蘭人一起演奏這個島國的傳統樂章。就是如此﹐她便提議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兄長的婚禮裡表演助興。上司當然也二話不說地便答應了。畢竟﹐她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更何況是去演奏音樂。
由於跟她的日本朋友一起﹐許多事情都可以很輕易地亦很地道地解決。不過﹐總有些事情﹐是一個日本人不能輕易﹐也不能很正確地解答的。那天﹐上司問我﹐一個不懂得日文的人到日本旅遊會否感到不便。
聽著了她的問題﹐我發現﹐原來這一個問題﹐對於我這個香港人來說﹐也不是能夠很輕易和很正確地解答的。不是我懂得日文。除了幾個常用的詞彙外﹐我對日文一竅不通。我不是能夠很輕易和很正確地解答﹐皆因我懂得中文。
我記得﹐我是這樣回答罷。
「就我而言﹐我不會感到很大的不方便。到酒店去﹐到餐廳去﹐到商店去﹐我都能夠用英語跟那些日本人溝通。便是真的溝通不來﹐由於日本人是一個有禮貌和樂于助人的民族﹐他們總會想辦法去幫忙。實在不用太擔心。不過﹐話得說回來﹐因為我懂得中文﹐而日文裡面的漢字﹐跟中文是有點相像﹐所以在日本的時候﹐乘搭火車地鐵﹑買東西用膳等﹐我都是看日文的。沒有太留意那些英文翻譯是否足夠。」
去年聖誕到東京﹐曾經想過帶著本TIMEOUT SHORTLIST去。因為經過巴塞羅那後﹐我發現﹐我愛上了用這套英國出版的旅遊書。尤其是到那些重遊的地方。他們介紹的餐廳和商店﹐都很地道﹐都很吸引﹐都是近來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不過﹐翻著那本東京2008﹐我覺得有點不容易讀。因為那些地方都突然變成了很陌生的名字。於是﹐帶在身的﹐還是一本中文的旅遊書。
也不知道是怎樣收來的風。有天中飯過後﹐同事LK忽然跑了過來﹐說有點問題問我。我有點意外﹐因為在工作上﹐我跟他沒有什麼往來。亦沒有私人交往。原來﹐他也是問我關於到日本旅遊的事。今年九月﹐他會和女朋友一起去日本兩個多星期。他要我給他介紹些地方。同時候﹐他也問了那個上司早問過了的問題。
那天﹐下班乘火車回家。途中﹐想起了上司和LK他們兩個最大的關心。我想﹐去旅行﹐語言溝不溝通得來﹐其實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罷。況且﹐日本又不是一個土人聚居的國家。跟到中國旅行不一樣﹐在日本﹐你不用擔心買了過期的東西﹐不用擔心吃了些冒真的食物﹔地方一定清潔﹐碰上的人一定有禮貌。在一個如此安全的國度裡﹐去了解一下完全陌生的文化﹐不是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去旅行最精彩的地方嗎﹖
我當然沒有跟他們講出這句心裡話。因為我這句心裡話﹐又太過冒犯了那些中國人。我這個香港人是不大應該老是在歐洲抹黑中國人罷。畢竟﹐本是同根生。
Wednesday, June 25, 2008
到倫敦去﹐乘飛機的話﹐共有五個機場可以選擇﹕HEATHROW﹑GATWICK﹑STANSTED﹑LUTON和CITY。
因為價錢問題﹐除了從其他大陸過來英國首都﹐我是很少使用HEATHROW。每年也許就只有那兩次﹕從歐洲返回香港﹐從香港回來歐洲。在都柏林生活的日子﹐要到倫敦的話﹐乘搭的都是RYANAIR。來往這兩個國家的首都﹐這間依然是全球最賺錢的航空公司﹐會連接上GATWICK﹑STANSTED和LUTON。
我是比較喜歡利用STANSTED,縱然它是很勉強地方能稱自己做「倫敦機場」。STANSTED離開倫敦市中心有四十三英哩。只比那個盧頓機場近些少。
我不喜歡到盧頓去﹐便是因為它遠離倫敦。接駁到倫敦去的交談也很不方便。可以乘穿梭巴士到維多利亞火車站。不過﹐便是凌晨時候﹐需時也至少九十分鐘。亦可以乘搭巴士到盧頓火車站轉乘火車。可是﹐這不是一輛EXPRESS﹐要到倫敦市中心﹐沿途都要停站。至於﹐有幾多個﹐我倒不大清楚。皆因未試過。假如STANSTED EXPRESS也要花近五十分鐘來到市區﹐我不相信這個火車車程會短過一個小時。
跟GATWICK一樣﹐STANSTED機場也有特快火車﹐把旅客從機場送到倫敦市中心。GATWICK EXPRESS到達的是維多利亞﹔STANDTED EXPRESS的另一個終點站則是倫敦市東部的利物浦街。
妹妹就住在肯辛頓區。本來﹐到維多利亞是最方便不過。都是地下鐵DISTRICT LINE。況且﹐火車車程不過半小時。可是﹐我的確比較少選擇利用GATWICK出入英國。除了RYANAIR飛往GATWICK的機票比較昂貴一點外﹐也因為這間依然是全球最賺錢的航空公司﹐會在航班上售賣STANSTED EXPRESS車票。一張來回的火車票﹐在火車站票務處買﹐售價為二十六英鎊。跟GATWICK EXPRESS同價。不過﹐在飛機上面買﹐就只需二十英鎊。接近七五折。
在這樣的情形下﹐除了碰上更廉宜到GATWICK的機票外﹐要到倫敦去﹐毫無疑問我會選擇STANSTED。
不過﹐似乎﹐我將有所改變。
最近兩次到倫敦去﹐空姐都跟我說﹐所有火車車票都售罄了。雖然我有點不相信﹐可是﹐我實在不能夠做些什麼。我怎麼能夠相信﹖有一次﹐是星期六早上第一班從都柏林開往倫敦的航班啊﹗
於是﹐連續兩次﹐我都要花跟GATWICK EXPRESS相同的價錢﹐乘搭比GATWICK EXPRESS長一倍車程的STANSTED EXPRESS﹐來到倫敦東部的利物浦街。從這兒到肯辛頓﹐還要至少半句鐘。
此外﹐STANSTED機場的保安是全倫敦最不講人情的。因為他們就只懂得按著規矩辦事。一成不變。我見過有旅客因為所帶的雨傘傘頭有點尖銳﹐給那些保安沒收了﹔我也見過有旅客因為手提行李比規定重了半公斤﹐保安不容許通過﹐強要他把行李寄艙。
有一次﹐我把妹妹那部多餘的吸塵機拆件後帶回都柏林。他們竟然懷疑那是什麼新式武器﹐檢驗了一遍又一遍。他們甚至要拿走我的手提電話和iPOD去做測試。
四月的時候﹐臨上機前﹐在NOTTING HILL那兒的一間西班牙超級市場買了些白蘆筍。就是因為那罐罐頭比規定重了十毫克﹐保安跟我說﹐除非我把它寄艙﹐否則不容許我帶上機。我當然不可能為了那罐罐頭﹐多付RYANAIR五十歐羅。這是臨時寄艙的手續費。
望著那罐罐頭白蘆筍﹐我有點不忿。看著她把那些味美可口的白蘆筍另外放到一邊的同時﹐我笑著對那個保安說﹕「下次我再來STANSTED時﹐請告訴我是否好味道﹖」
因為價錢問題﹐除了從其他大陸過來英國首都﹐我是很少使用HEATHROW。每年也許就只有那兩次﹕從歐洲返回香港﹐從香港回來歐洲。在都柏林生活的日子﹐要到倫敦的話﹐乘搭的都是RYANAIR。來往這兩個國家的首都﹐這間依然是全球最賺錢的航空公司﹐會連接上GATWICK﹑STANSTED和LUTON。
我是比較喜歡利用STANSTED,縱然它是很勉強地方能稱自己做「倫敦機場」。STANSTED離開倫敦市中心有四十三英哩。只比那個盧頓機場近些少。
我不喜歡到盧頓去﹐便是因為它遠離倫敦。接駁到倫敦去的交談也很不方便。可以乘穿梭巴士到維多利亞火車站。不過﹐便是凌晨時候﹐需時也至少九十分鐘。亦可以乘搭巴士到盧頓火車站轉乘火車。可是﹐這不是一輛EXPRESS﹐要到倫敦市中心﹐沿途都要停站。至於﹐有幾多個﹐我倒不大清楚。皆因未試過。假如STANSTED EXPRESS也要花近五十分鐘來到市區﹐我不相信這個火車車程會短過一個小時。
跟GATWICK一樣﹐STANSTED機場也有特快火車﹐把旅客從機場送到倫敦市中心。GATWICK EXPRESS到達的是維多利亞﹔STANDTED EXPRESS的另一個終點站則是倫敦市東部的利物浦街。
妹妹就住在肯辛頓區。本來﹐到維多利亞是最方便不過。都是地下鐵DISTRICT LINE。況且﹐火車車程不過半小時。可是﹐我的確比較少選擇利用GATWICK出入英國。除了RYANAIR飛往GATWICK的機票比較昂貴一點外﹐也因為這間依然是全球最賺錢的航空公司﹐會在航班上售賣STANSTED EXPRESS車票。一張來回的火車票﹐在火車站票務處買﹐售價為二十六英鎊。跟GATWICK EXPRESS同價。不過﹐在飛機上面買﹐就只需二十英鎊。接近七五折。
在這樣的情形下﹐除了碰上更廉宜到GATWICK的機票外﹐要到倫敦去﹐毫無疑問我會選擇STANSTED。
不過﹐似乎﹐我將有所改變。
最近兩次到倫敦去﹐空姐都跟我說﹐所有火車車票都售罄了。雖然我有點不相信﹐可是﹐我實在不能夠做些什麼。我怎麼能夠相信﹖有一次﹐是星期六早上第一班從都柏林開往倫敦的航班啊﹗
於是﹐連續兩次﹐我都要花跟GATWICK EXPRESS相同的價錢﹐乘搭比GATWICK EXPRESS長一倍車程的STANSTED EXPRESS﹐來到倫敦東部的利物浦街。從這兒到肯辛頓﹐還要至少半句鐘。
此外﹐STANSTED機場的保安是全倫敦最不講人情的。因為他們就只懂得按著規矩辦事。一成不變。我見過有旅客因為所帶的雨傘傘頭有點尖銳﹐給那些保安沒收了﹔我也見過有旅客因為手提行李比規定重了半公斤﹐保安不容許通過﹐強要他把行李寄艙。
有一次﹐我把妹妹那部多餘的吸塵機拆件後帶回都柏林。他們竟然懷疑那是什麼新式武器﹐檢驗了一遍又一遍。他們甚至要拿走我的手提電話和iPOD去做測試。
四月的時候﹐臨上機前﹐在NOTTING HILL那兒的一間西班牙超級市場買了些白蘆筍。就是因為那罐罐頭比規定重了十毫克﹐保安跟我說﹐除非我把它寄艙﹐否則不容許我帶上機。我當然不可能為了那罐罐頭﹐多付RYANAIR五十歐羅。這是臨時寄艙的手續費。
望著那罐罐頭白蘆筍﹐我有點不忿。看著她把那些味美可口的白蘆筍另外放到一邊的同時﹐我笑著對那個保安說﹕「下次我再來STANSTED時﹐請告訴我是否好味道﹖」
Tuesday, June 24, 2008
月初的銀行假期﹐如常到李斯特廣場上的那些半價票房排隊。在倫敦﹐每次想上劇院﹐我都會先到這個在唐人街附近的廣場去。因為總可以找到些價錢廉宜的票。曾讀過一篇文章講及這些半價票房的運作模式﹐不過都忘記得一乾二淨了。從來﹐不明白的事情就只有生硬地牢牢記著的份兒。可是﹐我早已過了能夠依賴那些短暫記憶的年紀。
我最想看的﹐依然是《HAIRSPRAY》。那是一套剛囊括了英國所有獎項的音樂劇。是一套重新製作。自去年上演以來﹐便大受歡迎。每一次﹐票房職員都會跟我們說滿座。所以﹐每次排隊﹐我都會首先查看這套音樂劇的票。畢竟﹐是個中國人。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那天﹐票房職員終於改變了她的對白。的確﹐還可以找到當晚的票。可是﹐縱然是看臺最高的位置﹐也要近五十鎊一張。我嫌太貴了。我喜歡上劇院。不過﹐我依然不捨得花上五十鎊去上劇院。
於是﹐繼續查詢了另外幾套都有興趣的製作後﹐便按照原定計劃﹐買了《飄》的票。讀過其導演在雜誌《智慧生活》裡面的一篇訪問後﹐我是很渴望欣賞他這套全新作品。TREVOR NUNN係史上最長壽兩套音樂劇《孤星淚》和《貓》的導演。那本《經濟學人》的姊妹雜誌說﹐他就是懂得那條成功的方程式。
當買好票子準備去吃中飯時﹐我發現﹐本來排在我們後面的那個大叔原來早已離開了票房。我想﹐他是在另外的一個窗口買了票罷。就不知道他有沒有接受我的介紹。
排隊的時候﹐剛巧有人走過來派宣傳單張。那位女生給我遞上一張傳單說﹕「這是一部很出色的製作。就在比卡地利廣場上的那間劇院上演。不容錯過。」
我看了看那張傳單。原來﹐是舞台劇《第三十九步》的宣傳單張﹐便回答道﹕「這的確是一部很出色的製作。我早看過了。很精彩。讓我樂足了整個晚上。」
聽了我的評語﹐那位女生便從我手上接回那張傳單﹐一邊遞給我後面的那位大叔﹐一邊說﹕「對嘛﹗很高興你也很喜歡這一部舞台劇。」
大叔似乎是未決定看什麼。聽到我們的對話後﹐便揚著手上那張傳單問道﹕「很精彩的嗎﹖這是否就是希治閣那套《第三十九步》﹖」
女生是忙著給人龍後邊的人派傳單﹐沒有太多心思理會大叔的問題﹐只點著頭連聲道﹕「對啊﹗對啊﹗」
我望著身後那位大叔﹐覺得是有義務替這部舞台劇宣傳一下。這套《第三十九步》的確是我一部很喜歡的製作。也算在倫敦西區看過不少舞台作品﹐我以為﹐《第三十九步》跟《孤星淚》和《AVENUE Q》一樣﹐一起高踞在我最喜愛的那張名單上面頭三位。我是完全不介意重看又重看。
我跟那位大叔說﹕「就是那一個特務故事。也就是改編布坎南那部原著小說的製作。不過﹐他們用了喜劇手法﹐來講這個本來是緊張懸疑的故事。那位女生沒有講錯。的確﹐是很精彩﹐不容錯過的。」
大叔點著頭。我想﹐我是已經幫他下了決定。
我這個人就是有這樣的毛病﹕喜歡跟別人介紹自己喜歡的事。不過﹐我以為﹐這是我的義務。尤其是那些新鮮的事。跟《孤星淚》不一樣﹐《第三十九步》和《AVENUE Q》都是近來的新製作﹐還很需要去建立口碑。
我最想看的﹐依然是《HAIRSPRAY》。那是一套剛囊括了英國所有獎項的音樂劇。是一套重新製作。自去年上演以來﹐便大受歡迎。每一次﹐票房職員都會跟我們說滿座。所以﹐每次排隊﹐我都會首先查看這套音樂劇的票。畢竟﹐是個中國人。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那天﹐票房職員終於改變了她的對白。的確﹐還可以找到當晚的票。可是﹐縱然是看臺最高的位置﹐也要近五十鎊一張。我嫌太貴了。我喜歡上劇院。不過﹐我依然不捨得花上五十鎊去上劇院。
於是﹐繼續查詢了另外幾套都有興趣的製作後﹐便按照原定計劃﹐買了《飄》的票。讀過其導演在雜誌《智慧生活》裡面的一篇訪問後﹐我是很渴望欣賞他這套全新作品。TREVOR NUNN係史上最長壽兩套音樂劇《孤星淚》和《貓》的導演。那本《經濟學人》的姊妹雜誌說﹐他就是懂得那條成功的方程式。
當買好票子準備去吃中飯時﹐我發現﹐本來排在我們後面的那個大叔原來早已離開了票房。我想﹐他是在另外的一個窗口買了票罷。就不知道他有沒有接受我的介紹。
排隊的時候﹐剛巧有人走過來派宣傳單張。那位女生給我遞上一張傳單說﹕「這是一部很出色的製作。就在比卡地利廣場上的那間劇院上演。不容錯過。」
我看了看那張傳單。原來﹐是舞台劇《第三十九步》的宣傳單張﹐便回答道﹕「這的確是一部很出色的製作。我早看過了。很精彩。讓我樂足了整個晚上。」
聽了我的評語﹐那位女生便從我手上接回那張傳單﹐一邊遞給我後面的那位大叔﹐一邊說﹕「對嘛﹗很高興你也很喜歡這一部舞台劇。」
大叔似乎是未決定看什麼。聽到我們的對話後﹐便揚著手上那張傳單問道﹕「很精彩的嗎﹖這是否就是希治閣那套《第三十九步》﹖」
女生是忙著給人龍後邊的人派傳單﹐沒有太多心思理會大叔的問題﹐只點著頭連聲道﹕「對啊﹗對啊﹗」
我望著身後那位大叔﹐覺得是有義務替這部舞台劇宣傳一下。這套《第三十九步》的確是我一部很喜歡的製作。也算在倫敦西區看過不少舞台作品﹐我以為﹐《第三十九步》跟《孤星淚》和《AVENUE Q》一樣﹐一起高踞在我最喜愛的那張名單上面頭三位。我是完全不介意重看又重看。
我跟那位大叔說﹕「就是那一個特務故事。也就是改編布坎南那部原著小說的製作。不過﹐他們用了喜劇手法﹐來講這個本來是緊張懸疑的故事。那位女生沒有講錯。的確﹐是很精彩﹐不容錯過的。」
大叔點著頭。我想﹐我是已經幫他下了決定。
我這個人就是有這樣的毛病﹕喜歡跟別人介紹自己喜歡的事。不過﹐我以為﹐這是我的義務。尤其是那些新鮮的事。跟《孤星淚》不一樣﹐《第三十九步》和《AVENUE Q》都是近來的新製作﹐還很需要去建立口碑。
Monday, June 23, 2008
在最新一期的《智慧生活》裡﹐記者走訪了汽車製造商積架的總裁BELINDA EARL﹐要她點出心目中的世界七大奇景。這位一手把那個古老品牌帶到二十一世紀的女生﹐就按海灘﹑旅程﹑建築﹑景觀﹑酒店﹑城市和藝術七方面﹐去點出她心目中的SEVEN WONDERS。
在全球眾多城市裡﹐她選了倫敦。她說﹕「自小﹐就很希望在倫敦工作。所以一開始﹐我便把整個事業都投放在這個城市裡頭。直至現在。我愛這兒的創新。它融合了古老和現代﹐永遠不會感到沉悶﹐歷久常新。便是在倫敦生活了超過二十五年﹐在城內四處遊逛﹐我依然感到自己就像一個遊客般﹐經常目不暇給。整個城市也很不遺餘力地去抵抗全球一體化﹕在街道上﹐大型商店林立的同時﹐也有許多許多小商店。」
早陣子﹐跟老友在公司裡交換電郵。我們談到那支我們都擁護的球隊﹕愛華頓。我們談到下季的球員買賣。我說﹕「跟同類型的球隊相比﹐老實講﹐愛華頓的確很難跟熱刺爭奪球員。不是因為財政﹐乃是球隊所在的城市的問題。始終﹐在這一個世紀﹐利物浦已經難跟倫敦相比。一個球員當然喜歡在倫敦生活﹐多過在那個英國西北的港口。」
老友問道﹕「那麼﹐你呢﹖你會喜歡搬到利物浦去﹖還是倫敦﹖」
這的確是一個有點困難的問題。
我當然喜歡搬到利物浦去。因為那表示我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愛華頓季票的持有人﹐可以每次主場比賽都到球場替他們吶喊打氣﹐我可以真真正正成為一個EVERTONIAN。這是這個英國西北的港口最吸引我的地方。沒有什麼比做自己擁護的球隊的季票持有人﹐更讓人興奮。
可是﹐這也是利物浦唯一吸引我的地方。
在沒有球賽的日子﹐我想像到﹐我的生活將會很難過。我將會很後悔選擇了到這座慢慢沉淪的城市。我將會很渴望南下﹐搬到五光十色的倫敦去。
畢竟﹐英國的首都﹐才是世界的焦點。那是世界各國文化交匯的地方。在倫敦﹐你可以輕易地找到﹑了解得到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發生的任何一件事情﹐也可以輕易地找到﹑了解得到在世界上其他角落不能找到的人和事。
你可以找到現在和將來的同時﹐也可以找到過去。在街上遊走﹐你可以呼吸到那些大膽前衛新穎的空氣的同時﹐也還能夠感受到狄更詩筆下的沉重的古老氣氛。你發覺到﹐這是一座有根的城市。它沒有因為要飛到遙遠的未來﹐狠心地把以往的一切光榮和羞辱一刀切斷。倫敦人明白到﹐不能尊重歷史﹐不能創造一個更美好的將來。進步﹐並不是把過去在記憶的海洋裡刪掉。相反﹐倒是在那些歷史的傷口裡﹐架疊上去。那才是繁榮的鞏固根基。
在酒館裡﹐同事問到我是否已經決定長留愛爾蘭。我很老實地答道﹕「我很喜歡在都柏林的生活。至少﹐短期內也沒有離開的打算。不過﹐我不否認倫敦方是我最終紮根的地方。」
雖然﹐這是有點傷及愛爾蘭人的心。不過﹐只要冷靜地想想﹐大家都會很明白和同意這個想法。我想﹐就正如香港沒有可能跟倫敦相比一樣。
在全球眾多城市裡﹐她選了倫敦。她說﹕「自小﹐就很希望在倫敦工作。所以一開始﹐我便把整個事業都投放在這個城市裡頭。直至現在。我愛這兒的創新。它融合了古老和現代﹐永遠不會感到沉悶﹐歷久常新。便是在倫敦生活了超過二十五年﹐在城內四處遊逛﹐我依然感到自己就像一個遊客般﹐經常目不暇給。整個城市也很不遺餘力地去抵抗全球一體化﹕在街道上﹐大型商店林立的同時﹐也有許多許多小商店。」
早陣子﹐跟老友在公司裡交換電郵。我們談到那支我們都擁護的球隊﹕愛華頓。我們談到下季的球員買賣。我說﹕「跟同類型的球隊相比﹐老實講﹐愛華頓的確很難跟熱刺爭奪球員。不是因為財政﹐乃是球隊所在的城市的問題。始終﹐在這一個世紀﹐利物浦已經難跟倫敦相比。一個球員當然喜歡在倫敦生活﹐多過在那個英國西北的港口。」
老友問道﹕「那麼﹐你呢﹖你會喜歡搬到利物浦去﹖還是倫敦﹖」
這的確是一個有點困難的問題。
我當然喜歡搬到利物浦去。因為那表示我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愛華頓季票的持有人﹐可以每次主場比賽都到球場替他們吶喊打氣﹐我可以真真正正成為一個EVERTONIAN。這是這個英國西北的港口最吸引我的地方。沒有什麼比做自己擁護的球隊的季票持有人﹐更讓人興奮。
可是﹐這也是利物浦唯一吸引我的地方。
在沒有球賽的日子﹐我想像到﹐我的生活將會很難過。我將會很後悔選擇了到這座慢慢沉淪的城市。我將會很渴望南下﹐搬到五光十色的倫敦去。
畢竟﹐英國的首都﹐才是世界的焦點。那是世界各國文化交匯的地方。在倫敦﹐你可以輕易地找到﹑了解得到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發生的任何一件事情﹐也可以輕易地找到﹑了解得到在世界上其他角落不能找到的人和事。
你可以找到現在和將來的同時﹐也可以找到過去。在街上遊走﹐你可以呼吸到那些大膽前衛新穎的空氣的同時﹐也還能夠感受到狄更詩筆下的沉重的古老氣氛。你發覺到﹐這是一座有根的城市。它沒有因為要飛到遙遠的未來﹐狠心地把以往的一切光榮和羞辱一刀切斷。倫敦人明白到﹐不能尊重歷史﹐不能創造一個更美好的將來。進步﹐並不是把過去在記憶的海洋裡刪掉。相反﹐倒是在那些歷史的傷口裡﹐架疊上去。那才是繁榮的鞏固根基。
在酒館裡﹐同事問到我是否已經決定長留愛爾蘭。我很老實地答道﹕「我很喜歡在都柏林的生活。至少﹐短期內也沒有離開的打算。不過﹐我不否認倫敦方是我最終紮根的地方。」
雖然﹐這是有點傷及愛爾蘭人的心。不過﹐只要冷靜地想想﹐大家都會很明白和同意這個想法。我想﹐就正如香港沒有可能跟倫敦相比一樣。
Sunday, June 22, 2008
早兩個星期的銀行假期﹐我跑到倫敦去﹐便是為了看西區最新的那部音樂劇《飄》。我喜歡這個翻譯﹐雖然我知道《亂世佳人》方是大家熟悉的名字。
老實說﹐當知道他們會改編這部瑪格爾米雪兒的小說做音樂劇時﹐我是沒有打算去看。因為沒有興趣的同時﹐那部電影也太過深入民心了。亦正如《經濟學人》那本姊妹雜誌《智慧生活》裡所言﹕
「幾乎所有人都能夠跟你說﹐音樂劇《飄》是註定失敗的。
首先﹐電影本身就是一個經典。它贏了十個奧斯卡獎項﹐也是史上最多人看過的一部電影。那些喜歡音樂劇的人﹐不僅十居其九都已經看過奇勒基寶和慧雲李的演出﹐他們甚至依然深愛著這部經典電影。對他們來說﹐把《飄》改編做音樂劇﹐就是去破壞這個殿堂級的經典。
其次﹐把《飄》改編做音樂劇﹐實在不是一件易事。電影裡的那個阿特蘭大﹐是荷李活史上最大型的一個舞台。他們用上了超過一千匹馬﹔慧雲李換上了四十套服裝﹔找來了過萬名演員扮演南北戰爭裡面的士兵。」
不過﹐我也是讀過了《智慧生活》裡面那篇文章後﹐才決定去看一次《飄》的音樂劇。
原來﹐決定把把《飄》改成音樂劇上演的﹐是TREVER NUNN。他是史上最長壽音樂劇《孤星淚》的導演﹐也是史上第二最長壽音樂劇《貓》的導演。還未提及他其他那些大受歡迎的作品﹐如《白衣女郎》等。《智慧生活》介紹道﹐喚他做世上最成功的音樂劇導演﹐實在不大為過。他就是能看得到那條成功的方程式。
的確。單是那張CV﹐就足以叫我對這個製作改觀。自搬到歐洲生活後﹐音樂劇也算看過了不少。最喜歡的﹐還是《孤星淚》。我同意﹐TREVER NUNN就是有能力把那些長篇巨著﹐改編成使人難忘的舞台製作。LES MIS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面對著這部大家都有點耳熟能詳的電影經典﹐TREVER NUNN的如意算盤是如此打響的﹕
1. 一段羅密歐與朱麗葉式不被世俗接受的愛情﹔
2. 一個政治動蕩﹑種族鬥爭的時代﹔
3. 大量故事人物﹐為音樂劇提供了多元化的歌唱組合﹔
4. 一個波折重重的故事。
這不就是《孤星淚》裡面的元素﹖
《智慧生活》是用上了費詩截羅在小說《最後一個大亨》裡面的一個說話來做那篇介紹的引子﹕「沒有幾多人能夠找到一條成功的製作電影的方程式。」雜誌說﹐音樂劇亦然。不過﹐TREVER NUNN是其中一個曉得那條方程式的少數。
可是﹐似乎﹐這一次他要老貓燒鬚了。
有消息傳出﹐因為票房慘淡﹐公演了才不過兩個月後﹐音樂劇《飄》便要落畫。那天中飯時候﹐讀了妹妹給我發的那個短訊後﹐我是有點不相信。製作如此巨大﹐無論如何也要撐上一年﹐來減少損失罷。就像音樂劇《魔戒》一樣。當評論一致大彈後﹐這部又是改編長篇小說的音樂劇﹐不是也捱上了近一年才宣佈鳴鼓收兵﹖
不過﹐坐在旁邊的E也跟我講了這個消息後﹐似乎﹐我是沒有機會能夠見證TREVER NUNN職業生涯上的首個污點。也沒有機會替這位世上最成功的音樂劇導演平反。我依然相信﹐《飄》會是一部很出色的音樂劇。
那天﹐火警關係﹐才看了半句鐘﹐劇院便宣佈取消當晚的演出。
老實說﹐當知道他們會改編這部瑪格爾米雪兒的小說做音樂劇時﹐我是沒有打算去看。因為沒有興趣的同時﹐那部電影也太過深入民心了。亦正如《經濟學人》那本姊妹雜誌《智慧生活》裡所言﹕
「幾乎所有人都能夠跟你說﹐音樂劇《飄》是註定失敗的。
首先﹐電影本身就是一個經典。它贏了十個奧斯卡獎項﹐也是史上最多人看過的一部電影。那些喜歡音樂劇的人﹐不僅十居其九都已經看過奇勒基寶和慧雲李的演出﹐他們甚至依然深愛著這部經典電影。對他們來說﹐把《飄》改編做音樂劇﹐就是去破壞這個殿堂級的經典。
其次﹐把《飄》改編做音樂劇﹐實在不是一件易事。電影裡的那個阿特蘭大﹐是荷李活史上最大型的一個舞台。他們用上了超過一千匹馬﹔慧雲李換上了四十套服裝﹔找來了過萬名演員扮演南北戰爭裡面的士兵。」
不過﹐我也是讀過了《智慧生活》裡面那篇文章後﹐才決定去看一次《飄》的音樂劇。
原來﹐決定把把《飄》改成音樂劇上演的﹐是TREVER NUNN。他是史上最長壽音樂劇《孤星淚》的導演﹐也是史上第二最長壽音樂劇《貓》的導演。還未提及他其他那些大受歡迎的作品﹐如《白衣女郎》等。《智慧生活》介紹道﹐喚他做世上最成功的音樂劇導演﹐實在不大為過。他就是能看得到那條成功的方程式。
的確。單是那張CV﹐就足以叫我對這個製作改觀。自搬到歐洲生活後﹐音樂劇也算看過了不少。最喜歡的﹐還是《孤星淚》。我同意﹐TREVER NUNN就是有能力把那些長篇巨著﹐改編成使人難忘的舞台製作。LES MIS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面對著這部大家都有點耳熟能詳的電影經典﹐TREVER NUNN的如意算盤是如此打響的﹕
1. 一段羅密歐與朱麗葉式不被世俗接受的愛情﹔
2. 一個政治動蕩﹑種族鬥爭的時代﹔
3. 大量故事人物﹐為音樂劇提供了多元化的歌唱組合﹔
4. 一個波折重重的故事。
這不就是《孤星淚》裡面的元素﹖
《智慧生活》是用上了費詩截羅在小說《最後一個大亨》裡面的一個說話來做那篇介紹的引子﹕「沒有幾多人能夠找到一條成功的製作電影的方程式。」雜誌說﹐音樂劇亦然。不過﹐TREVER NUNN是其中一個曉得那條方程式的少數。
可是﹐似乎﹐這一次他要老貓燒鬚了。
有消息傳出﹐因為票房慘淡﹐公演了才不過兩個月後﹐音樂劇《飄》便要落畫。那天中飯時候﹐讀了妹妹給我發的那個短訊後﹐我是有點不相信。製作如此巨大﹐無論如何也要撐上一年﹐來減少損失罷。就像音樂劇《魔戒》一樣。當評論一致大彈後﹐這部又是改編長篇小說的音樂劇﹐不是也捱上了近一年才宣佈鳴鼓收兵﹖
不過﹐坐在旁邊的E也跟我講了這個消息後﹐似乎﹐我是沒有機會能夠見證TREVER NUNN職業生涯上的首個污點。也沒有機會替這位世上最成功的音樂劇導演平反。我依然相信﹐《飄》會是一部很出色的音樂劇。
那天﹐火警關係﹐才看了半句鐘﹐劇院便宣佈取消當晚的演出。
Saturday, June 21, 2008
我想﹐這一年﹐我是有點惹火罷。至少﹐那些火警警報器是如此以為。
三月的時候﹐在利物浦渡上了一個星期六。本來是打算到球場觀看愛華頓的比賽。不過﹐因為要遷就電視直播﹐球賽改到了星期天。我是趁減價時﹐在RYANAIR買下了即日來回的機票。不能輕易更改的同時﹐也因為班次問題﹐我是註定要錯過那場對樸詩矛夫的比賽。於是﹐唯有藉這個機會﹐尋訪一下我在這個英國西北港口的第二最愛。
我到了披頭四的博物館去。展館有個名字﹐叫「BEATLES'STORY」。顧名思義﹐就是甲蟲樂隊的整個故事。是從開始到結束罷﹖我也不知道這個故事是否該算做結束了。
可能因為那是除葛迪臣公園外﹐利物浦市內最值得遊人參觀的地方﹐所以﹐門外排了一條長長的人龍。職員說﹐大概要排上半個小時方能入內。我望望手錶﹐查看了他們星期六關門的時間後﹐便跑到龍尾去。看不了球賽後﹐這就是我來利物浦的最大目的﹐我怎麼能夠錯過﹖雖然我還未吃中飯。
我一邊讀著小說排隊﹐一邊想﹕「也許﹐我是該先到這兒排隊參觀。然後﹐才乘巴士去葛迪臣公園朝拜。」那天早上﹐下了飛機後﹐我便首先飛奔到愛華頓的球場去。那是整個利物浦最神聖的地方。我參拜了一下球場外那個DIXIE DEAN銅像﹐祈求他繼續保祐我們共同支持的球隊。我始終認為﹐那是我每次到利物浦去﹐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忽然間﹐展館職員都要我們排隊等候的人往後退。原來﹐館裡面的火警警報器響起了。大家都要疏散﹐等候消防員到來查看究竟。
擾嚷了近半個小時後﹐消防員說是警報器誤鳴。於是﹐展館再次重新開放。當然是有門票的首先能夠隨著職員再次走入館裡。我只好繼續讓自己沉醉在PHILLIPA GREGORY的英國歷史小說世界裡頭。
排了隊超過一個小時後﹐我終於能夠進入展館﹐開始了解甲蟲樂隊成名之路。當我還在想像著當年CAVERN PUB的氣氛時﹐我突然聽到了火警警報器的警號。然後就是職員的高喊﹐指示我們如何疏散。我又再次站在展館大門前的那個廣場。不過﹐這一次我是站在有門票的那一邊。
再一次等候消防員﹐再一次等候他們來解封整個展館。也就是再多等半個小時。
不﹗並不是再多等半個小時。是更長更長。因為當消防員證實是警報器再次誤鳴後﹐當我準備再次投入幻想裡頭﹐想像大家如何在CAVERN PUB聽著年輕的連儂的歌聲時﹐我又再次聽到了現實的火警警報器的聲音。很不情願地﹐我第三次站在展館大門前﹐等候消防車折返。
因為展館五點鐘便關門﹐展館職員開始跟沒有門票的人道歉﹐他們實在沒有辦法能夠讓他們有足夠時間參觀﹐提議他們改天再來。那些職員也開始商討退款的事。因為有些有門票的人決定離開。
我很餓﹐所以也決定不再等候。不過﹐我不打算退款。我只想保留那張票子﹐好讓我下次到來是不用再次排隊輪候。我跑了上前跟展館職員談門票安排的事。豈料﹐那位職員竟然跟我說﹕「我知道你已經第三次疏散。實在很抱歉。」他頓了一頓後﹐給我遞上了他的名片道﹕「這樣罷﹐你依然給我們寄上你這張門票用作退款。不過﹐下一次你再來參觀時﹐就拿著這張名片到票務處﹐他們就會讓你免費入內。」他在那張名片上簽了名﹐也寫上了日期。原來﹐他認得我﹐皆因我在排隊時讀著《THE OTHER BOLEYN GIRL》。他很賞識對英國歷史有興趣的人。
想起這件事﹐因為早兩個星期到倫敦去欣賞音樂劇《飄》時﹐又遇上了火警警號。一輪擾嚷後﹐他們取消了當晚的演出。那天﹐我買了樓下舞台正中的座位。完全能夠跟SCARLET O'HARA有眼神的接觸。
三月的時候﹐在利物浦渡上了一個星期六。本來是打算到球場觀看愛華頓的比賽。不過﹐因為要遷就電視直播﹐球賽改到了星期天。我是趁減價時﹐在RYANAIR買下了即日來回的機票。不能輕易更改的同時﹐也因為班次問題﹐我是註定要錯過那場對樸詩矛夫的比賽。於是﹐唯有藉這個機會﹐尋訪一下我在這個英國西北港口的第二最愛。
我到了披頭四的博物館去。展館有個名字﹐叫「BEATLES'STORY」。顧名思義﹐就是甲蟲樂隊的整個故事。是從開始到結束罷﹖我也不知道這個故事是否該算做結束了。
可能因為那是除葛迪臣公園外﹐利物浦市內最值得遊人參觀的地方﹐所以﹐門外排了一條長長的人龍。職員說﹐大概要排上半個小時方能入內。我望望手錶﹐查看了他們星期六關門的時間後﹐便跑到龍尾去。看不了球賽後﹐這就是我來利物浦的最大目的﹐我怎麼能夠錯過﹖雖然我還未吃中飯。
我一邊讀著小說排隊﹐一邊想﹕「也許﹐我是該先到這兒排隊參觀。然後﹐才乘巴士去葛迪臣公園朝拜。」那天早上﹐下了飛機後﹐我便首先飛奔到愛華頓的球場去。那是整個利物浦最神聖的地方。我參拜了一下球場外那個DIXIE DEAN銅像﹐祈求他繼續保祐我們共同支持的球隊。我始終認為﹐那是我每次到利物浦去﹐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忽然間﹐展館職員都要我們排隊等候的人往後退。原來﹐館裡面的火警警報器響起了。大家都要疏散﹐等候消防員到來查看究竟。
擾嚷了近半個小時後﹐消防員說是警報器誤鳴。於是﹐展館再次重新開放。當然是有門票的首先能夠隨著職員再次走入館裡。我只好繼續讓自己沉醉在PHILLIPA GREGORY的英國歷史小說世界裡頭。
排了隊超過一個小時後﹐我終於能夠進入展館﹐開始了解甲蟲樂隊成名之路。當我還在想像著當年CAVERN PUB的氣氛時﹐我突然聽到了火警警報器的警號。然後就是職員的高喊﹐指示我們如何疏散。我又再次站在展館大門前的那個廣場。不過﹐這一次我是站在有門票的那一邊。
再一次等候消防員﹐再一次等候他們來解封整個展館。也就是再多等半個小時。
不﹗並不是再多等半個小時。是更長更長。因為當消防員證實是警報器再次誤鳴後﹐當我準備再次投入幻想裡頭﹐想像大家如何在CAVERN PUB聽著年輕的連儂的歌聲時﹐我又再次聽到了現實的火警警報器的聲音。很不情願地﹐我第三次站在展館大門前﹐等候消防車折返。
因為展館五點鐘便關門﹐展館職員開始跟沒有門票的人道歉﹐他們實在沒有辦法能夠讓他們有足夠時間參觀﹐提議他們改天再來。那些職員也開始商討退款的事。因為有些有門票的人決定離開。
我很餓﹐所以也決定不再等候。不過﹐我不打算退款。我只想保留那張票子﹐好讓我下次到來是不用再次排隊輪候。我跑了上前跟展館職員談門票安排的事。豈料﹐那位職員竟然跟我說﹕「我知道你已經第三次疏散。實在很抱歉。」他頓了一頓後﹐給我遞上了他的名片道﹕「這樣罷﹐你依然給我們寄上你這張門票用作退款。不過﹐下一次你再來參觀時﹐就拿著這張名片到票務處﹐他們就會讓你免費入內。」他在那張名片上簽了名﹐也寫上了日期。原來﹐他認得我﹐皆因我在排隊時讀著《THE OTHER BOLEYN GIRL》。他很賞識對英國歷史有興趣的人。
想起這件事﹐因為早兩個星期到倫敦去欣賞音樂劇《飄》時﹐又遇上了火警警號。一輪擾嚷後﹐他們取消了當晚的演出。那天﹐我買了樓下舞台正中的座位。完全能夠跟SCARLET O'HARA有眼神的接觸。
Friday, June 20, 2008
跟地盤的同事傾完一輪電話後﹐只見公司裡面空無一人。我知道﹐我也應該趕緊離開公司。
今天﹐大家都趕著下班回家﹐因為都要看意大利對法國的生死戰。那是分組賽的最後一場比賽。想不到這兩支上屆世界杯決賽隊伍會淪落到如此狼狽的地步。竟然便是贏得了對手﹐也不知道是否能夠晉級。還要寄望羅馬尼亞擊敗不了荷蘭。
我當然希望意大利晉級。因為在公司那個競猜遊戲裡﹐我是放了德國和意大利兩個國家的名字﹐到決賽席位的那兩個空格裡面。猜中決賽戲碼﹐可以得到十分。那是猜中五場比賽勝負的分數啊。我知道﹐我是有點兒落後﹐不過﹐只要我能夠猜中所有四強名單和決賽戲碼﹐我倒是還有些微機會從後趕上的。假如意大利在此出局﹐我的確可以宣佈跟那個二千塊港幣的彩池﹐講聲拜拜。
我是應該很緊張這場比賽罷。況且﹐理論上﹐是很吸引的對碰。兩個傳統足球強國的名字。
不過﹐當電視臺正在直播這場關鍵大戰的時候﹐我的眼睛就只關心著電腦熒光屏。
無疑﹐這是一場令人失望的比賽。難怪兩隊會淪落到如此境地。他們的表現﹐跟兩年前的世界杯﹐完全是兩碼子的事。正如電視旁述所言﹐便是過了這一關﹐意大利在這項賽事還能夠維持多久﹖我不知道。也不想預測。只知道﹐我的兩支決賽隊伍﹐都會在八強碰上兩支最討我厭的球隊﹕朗拿度的葡萄牙和托惹斯的西班牙。
可是﹐我並不大留心電視直播﹐只關心著電腦熒光屏﹐最主要還是因為互聯網。我找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網站。一個將會使我花上很多很多時間的網站。
多年前﹐當GOOGLE推出EARTH後﹐有許多人都在報紙裡寫道﹐每天晚上就喜歡跑到GOOGLE EARTH﹐看看在地球另一個角落的朋友居住的地方。我也試過瀏覽過一會兒﹐不過﹐並不是太有興趣。至少﹐不會瘋狂地愛上﹐不會如中毒般不到那個網站逛逛不可。
當到過《泰晤士報》那個古老檔案網站後﹐我開始了解到那些喜歡到GOOGLE EARTH去的人的感受。
最近﹐這份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報紙﹐為世界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件很影響後世的事情。他們決定把過去二百多年的出版﹐從頭條到副刊﹐到讀者來信﹐統統放上互聯網去﹐好方便世人查閱。暫時﹐他們只上載了從1785年創刊至1985年﹐共二百年的《泰晤士報》。
我發現﹐原來﹐在清朝還未覆亡的時候﹐九龍的英文名字﹐不是叫做KOWLOON﹐而是KOU-LUNG。我也發現﹐原來﹐早在百多年前﹐香港已經有人投稿到報紙的《給編者的信》﹐要求英國政府延長租借新界九十九年的年限。
我亦找到了一封中國皇帝寫給德國國王的信的英譯本。那時候﹐對於英國人來說﹐中國皇帝都是沒有名字的。是光緒﹐還是宣統﹐又有何大分別﹖那是1900年11月20日。《泰晤士報》有如此一句翻譯﹕IN YOUR MAJESTY'S REPLY (TO OUR FORMER TELEGRAM) WE WERE ADVISED TO RETURN TO PEKING。
在不斷的搜尋下﹐我以為﹐香港政府取消母語教學﹐的確是一個明智之舉。當《泰晤士報》把1785年以來的報紙都上載到互聯網後﹐我們讀中國近代史﹐又怎能只靠中文﹖
今天﹐大家都趕著下班回家﹐因為都要看意大利對法國的生死戰。那是分組賽的最後一場比賽。想不到這兩支上屆世界杯決賽隊伍會淪落到如此狼狽的地步。竟然便是贏得了對手﹐也不知道是否能夠晉級。還要寄望羅馬尼亞擊敗不了荷蘭。
我當然希望意大利晉級。因為在公司那個競猜遊戲裡﹐我是放了德國和意大利兩個國家的名字﹐到決賽席位的那兩個空格裡面。猜中決賽戲碼﹐可以得到十分。那是猜中五場比賽勝負的分數啊。我知道﹐我是有點兒落後﹐不過﹐只要我能夠猜中所有四強名單和決賽戲碼﹐我倒是還有些微機會從後趕上的。假如意大利在此出局﹐我的確可以宣佈跟那個二千塊港幣的彩池﹐講聲拜拜。
我是應該很緊張這場比賽罷。況且﹐理論上﹐是很吸引的對碰。兩個傳統足球強國的名字。
不過﹐當電視臺正在直播這場關鍵大戰的時候﹐我的眼睛就只關心著電腦熒光屏。
無疑﹐這是一場令人失望的比賽。難怪兩隊會淪落到如此境地。他們的表現﹐跟兩年前的世界杯﹐完全是兩碼子的事。正如電視旁述所言﹐便是過了這一關﹐意大利在這項賽事還能夠維持多久﹖我不知道。也不想預測。只知道﹐我的兩支決賽隊伍﹐都會在八強碰上兩支最討我厭的球隊﹕朗拿度的葡萄牙和托惹斯的西班牙。
可是﹐我並不大留心電視直播﹐只關心著電腦熒光屏﹐最主要還是因為互聯網。我找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網站。一個將會使我花上很多很多時間的網站。
多年前﹐當GOOGLE推出EARTH後﹐有許多人都在報紙裡寫道﹐每天晚上就喜歡跑到GOOGLE EARTH﹐看看在地球另一個角落的朋友居住的地方。我也試過瀏覽過一會兒﹐不過﹐並不是太有興趣。至少﹐不會瘋狂地愛上﹐不會如中毒般不到那個網站逛逛不可。
當到過《泰晤士報》那個古老檔案網站後﹐我開始了解到那些喜歡到GOOGLE EARTH去的人的感受。
最近﹐這份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報紙﹐為世界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件很影響後世的事情。他們決定把過去二百多年的出版﹐從頭條到副刊﹐到讀者來信﹐統統放上互聯網去﹐好方便世人查閱。暫時﹐他們只上載了從1785年創刊至1985年﹐共二百年的《泰晤士報》。
我發現﹐原來﹐在清朝還未覆亡的時候﹐九龍的英文名字﹐不是叫做KOWLOON﹐而是KOU-LUNG。我也發現﹐原來﹐早在百多年前﹐香港已經有人投稿到報紙的《給編者的信》﹐要求英國政府延長租借新界九十九年的年限。
我亦找到了一封中國皇帝寫給德國國王的信的英譯本。那時候﹐對於英國人來說﹐中國皇帝都是沒有名字的。是光緒﹐還是宣統﹐又有何大分別﹖那是1900年11月20日。《泰晤士報》有如此一句翻譯﹕IN YOUR MAJESTY'S REPLY (TO OUR FORMER TELEGRAM) WE WERE ADVISED TO RETURN TO PEKING。
在不斷的搜尋下﹐我以為﹐香港政府取消母語教學﹐的確是一個明智之舉。當《泰晤士報》把1785年以來的報紙都上載到互聯網後﹐我們讀中國近代史﹐又怎能只靠中文﹖
Thursday, June 19, 2008
早陣子﹐收到了都柏林ABBEY THEATRE發送過來的宣傳電郵。原來﹐這個夏天七﹑八月期間﹐他們會公演兩套我很喜歡的劇目。首先﹐是契柯夫的《三姊妹》﹔接下來是王爾德的《理想丈夫》。也許﹐劇院知道我今年暑假將會大部份時間留在愛爾蘭﹐故排上了這兩部作品﹐好讓我有足夠的娛樂。
我確實對這兩部製作有點期待。這間歷史悠久的劇院就在住所附近。每次路過的時候﹐都會走到票房查看一下﹐看看是否已經公開售票。望望月曆﹐等候得有點不耐煩下﹐便從書架裡取來這兩個劇本重溫一遍。
於是﹐忽然間﹐我的腦袋裡有裝滿了許多有點意思的句子。
在《三姊妹》的第一幕裡﹐有這樣的一句對白﹕「我從來不讀書﹐只讀報紙。就像這兒......從報紙裡﹐我知道有個作家叫做杜柏鎏波夫﹐不過﹐他寫的是什麼﹐我毫無頭緒。天曉得。」
從來﹐報紙都是一件只得短短一天生命的東西。尤其﹐在那個時候﹐在那個科技毫不發達的年代。《三姊妹》乃寫成於1900年。
只要今天的報紙出版了﹐昨天的報紙便立即變得毫無價值。沒有人會保留過時的報紙。因為那不是一件容易保留的東西。況且﹐也不容易尋找需要的資料。要傳播知識﹐大家靠的還是有封面﹐有封底﹐有包裝的書籍。始終﹐報紙是一瞬的﹐書籍才是延續的。所以﹐報紙只能讓你知道一件事﹔要懂得這件事﹐我們就要讀書。
我以為﹐這就是那句對白的背後意義。
不過﹐到了這個科技發達的年代﹐報紙的價值似乎隨著互聯網的出現而改變了。
有人說﹐互聯網加速了報紙的滅亡。因為互聯網能夠更快﹑更方便地給人提供消息。這也許有點道理存在。只是﹐不在此文討論範圍。我想說的卻是﹐互聯網的出現﹐給過期的報紙提供了一個價值。就是因為有了互聯網﹐報紙再不是一件一瞬的﹑才得短短一天生命的東西。
最近﹐《泰晤士報》為世界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件很影響後世的事情。他們決定把過去二百多年的出版﹐從頭條到副刊﹐到讀者來信﹐統統放上互聯網去﹐好方便世人查閱。暫時﹐他們只上載了從1785年創刊至1985年的《泰晤士報》。共二百年。
從前﹐要儲存一份報紙﹐大家會用上菲林。不過﹐那絕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雖然是減少了所佔空間﹐可是﹐依然未能解決不容易尋找資料這個老問題。我們還是要花上大量時間﹐逐格菲林用肉眼搜查。那絕對費時失事。
《泰晤士報》這一個創舉﹐正好解決了尋找資料困難這個老問題。因為只要鍵上一些關鍵字﹐電腦便會快速地給你送上在那二百年內有著那個關鍵字的報導。
於是﹐我又想起了我那一個夢。我很渴望研究一下香港的歷史﹐了解一下為何英國人會在那時候看中了這個中國南面的小漁村。我想﹐《泰晤士報》能夠幫助到我。我只搜查1785年至1900年以來的新聞。鍵入「香港」這兩個字後﹐我就得到了七千多篇新聞稿。我應該可以在這些新聞稿裡找到我要的答案。
其實﹐讀讀這份歷史悠久的報紙﹐當年如何報導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等事情﹐也有趣得很。
www.timesonline.co.uk/archive﹐這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網頁。
我確實對這兩部製作有點期待。這間歷史悠久的劇院就在住所附近。每次路過的時候﹐都會走到票房查看一下﹐看看是否已經公開售票。望望月曆﹐等候得有點不耐煩下﹐便從書架裡取來這兩個劇本重溫一遍。
於是﹐忽然間﹐我的腦袋裡有裝滿了許多有點意思的句子。
在《三姊妹》的第一幕裡﹐有這樣的一句對白﹕「我從來不讀書﹐只讀報紙。就像這兒......從報紙裡﹐我知道有個作家叫做杜柏鎏波夫﹐不過﹐他寫的是什麼﹐我毫無頭緒。天曉得。」
從來﹐報紙都是一件只得短短一天生命的東西。尤其﹐在那個時候﹐在那個科技毫不發達的年代。《三姊妹》乃寫成於1900年。
只要今天的報紙出版了﹐昨天的報紙便立即變得毫無價值。沒有人會保留過時的報紙。因為那不是一件容易保留的東西。況且﹐也不容易尋找需要的資料。要傳播知識﹐大家靠的還是有封面﹐有封底﹐有包裝的書籍。始終﹐報紙是一瞬的﹐書籍才是延續的。所以﹐報紙只能讓你知道一件事﹔要懂得這件事﹐我們就要讀書。
我以為﹐這就是那句對白的背後意義。
不過﹐到了這個科技發達的年代﹐報紙的價值似乎隨著互聯網的出現而改變了。
有人說﹐互聯網加速了報紙的滅亡。因為互聯網能夠更快﹑更方便地給人提供消息。這也許有點道理存在。只是﹐不在此文討論範圍。我想說的卻是﹐互聯網的出現﹐給過期的報紙提供了一個價值。就是因為有了互聯網﹐報紙再不是一件一瞬的﹑才得短短一天生命的東西。
最近﹐《泰晤士報》為世界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件很影響後世的事情。他們決定把過去二百多年的出版﹐從頭條到副刊﹐到讀者來信﹐統統放上互聯網去﹐好方便世人查閱。暫時﹐他們只上載了從1785年創刊至1985年的《泰晤士報》。共二百年。
從前﹐要儲存一份報紙﹐大家會用上菲林。不過﹐那絕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雖然是減少了所佔空間﹐可是﹐依然未能解決不容易尋找資料這個老問題。我們還是要花上大量時間﹐逐格菲林用肉眼搜查。那絕對費時失事。
《泰晤士報》這一個創舉﹐正好解決了尋找資料困難這個老問題。因為只要鍵上一些關鍵字﹐電腦便會快速地給你送上在那二百年內有著那個關鍵字的報導。
於是﹐我又想起了我那一個夢。我很渴望研究一下香港的歷史﹐了解一下為何英國人會在那時候看中了這個中國南面的小漁村。我想﹐《泰晤士報》能夠幫助到我。我只搜查1785年至1900年以來的新聞。鍵入「香港」這兩個字後﹐我就得到了七千多篇新聞稿。我應該可以在這些新聞稿裡找到我要的答案。
其實﹐讀讀這份歷史悠久的報紙﹐當年如何報導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等事情﹐也有趣得很。
www.timesonline.co.uk/archive﹐這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網頁。
Wednesday, June 18, 2008
早前﹐朋友在其專欄裡投訴﹐說在暑假前這段日子裡﹐電影院裡沒有一些很吸引人的電影上演。於是﹐在很想看電影卻又無可選擇下﹐她唯有跟其他女生一樣﹐跑了去看《SEX AND THE CITY》。
我很同情她。當很想拋低身邊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好好醉心在那光與影的幻像裡頭﹐去忘掉處身的現實世界時﹐週圍所有電影院卻沒有一部合意的電影上演﹐的確是一件很苦的事。
可幸﹐這情況並沒有在都柏林出現。或者﹐我甚至可以這樣討人厭地說﹐我的苦倒是分身不下﹐去看罷每一部最近上演的電影。這一個六月﹐在愛爾蘭的首都﹐實在有太多很渴望一看的電影上畫。
早一輪的﹐有賓阿法力執導的《GONE BABY GONE》﹐係一個失蹤兒童的懸疑故事。跟現實生活裡MADELEINE MCCANN一案很相似。而電影當中帶出來的那個倫理道德問題﹐的確很值得大家深思。近來的﹐則有更多﹕俄羅斯電影《MONGOL》﹐是成吉思汗的故事﹔法國電影《PRICELESS》﹐係AUDREY TOUTOU零六年的作品﹔美國的《IN SEARCH OF A MIDNIGHT KISS》﹐幾份報紙評論都說﹐電影很有活地阿倫年青時候的影子。也想多給一個機會予M NIGHT SHYAMALAN。他的新作《THE HAPPENING》也趕上了這個繁忙的六月檔期。
讀畢電影中心寄來的介紹後﹐本來打算星期天下午去看《IN SEARCH OF A MIDNIGHT KISS》。那本月刊裡說﹕這是今年最讓人驚喜的發現。在黑與白的電影世界裡﹐配上了法蘭仙納杜拉那悠揚的歌聲﹐導演ALEX HOLDRIDGE跟我們講了一個很窩心動人的浪漫愛情故事。除了用上了活地阿倫來比擬外﹐電影中心的月刊也用上了另一部浪漫小電影《BEFORE SUNRISE》來相映。
豈料﹐卻碰上了滿天黑雲。我就再次讓懶惰征服了自己。縱然外面是有許多許多很渴望看的電影在上畫﹐我決定留在住所裡。況且﹐也在追讀英國女作家DAPHNE DU MAURIER的《MY COUSIN RACHEL》。我是把自己完全投射到了主角PHILIP ASHLEY身上。
不過﹐留在住所裡的星期天下午﹐讀了一會兒小說外﹐我倒也看了一部很窩心的電影《WAITRESS》。那是去年的作品。導演是美國人ADRIENNE SHELLY。
其實﹐早在去年已經知道這是一部不容錯過的電影。電影評論都是如此說。可是﹐也記不起是什麼原因﹐就是錯過了。於是﹐聖誕回港渡假的時候﹐就在阿丹那兒帶回那張DVD到都柏林。
電影其實沒有什麼高潮。都很平鋪直敘。從主角發現自己有了身孕開始﹐直到孩子出生完結。當中觸及的﹐有友情﹑事業﹑愛情﹑家庭﹑母愛﹑外遇。劇本很出色﹐每一句對白都寫得很細緻動人。都很DOWN-TO-EARTH的同時﹐也很使人難忘。的確﹐很難忘。老實說﹐我是能夠記得每一幕的同時﹐也能記下每一句對白。無錯﹐是每一句對白。
最喜歡那幾封寫給腹中塊肉的信。最喜歡醫生到家裡探訪主角的那一場戲。最喜歡電影裡面的所有歌曲和音樂。最喜歡......戲裡面的什麼東西﹐我統統都很喜歡。深愛著。我甚至立即翻看一遍。
很久很久很久﹐未有看過一部如此窩心的電影。
可惜﹐這是ADRIENNE SHELLY首部電影得到廣泛認識的同時﹐也是她的最後一部。
誠然﹐早死的都不一定是天才﹐不過﹐天才一定早死。
這是整部電影教人最悲傷的一件事情。
我很同情她。當很想拋低身邊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好好醉心在那光與影的幻像裡頭﹐去忘掉處身的現實世界時﹐週圍所有電影院卻沒有一部合意的電影上演﹐的確是一件很苦的事。
可幸﹐這情況並沒有在都柏林出現。或者﹐我甚至可以這樣討人厭地說﹐我的苦倒是分身不下﹐去看罷每一部最近上演的電影。這一個六月﹐在愛爾蘭的首都﹐實在有太多很渴望一看的電影上畫。
早一輪的﹐有賓阿法力執導的《GONE BABY GONE》﹐係一個失蹤兒童的懸疑故事。跟現實生活裡MADELEINE MCCANN一案很相似。而電影當中帶出來的那個倫理道德問題﹐的確很值得大家深思。近來的﹐則有更多﹕俄羅斯電影《MONGOL》﹐是成吉思汗的故事﹔法國電影《PRICELESS》﹐係AUDREY TOUTOU零六年的作品﹔美國的《IN SEARCH OF A MIDNIGHT KISS》﹐幾份報紙評論都說﹐電影很有活地阿倫年青時候的影子。也想多給一個機會予M NIGHT SHYAMALAN。他的新作《THE HAPPENING》也趕上了這個繁忙的六月檔期。
讀畢電影中心寄來的介紹後﹐本來打算星期天下午去看《IN SEARCH OF A MIDNIGHT KISS》。那本月刊裡說﹕這是今年最讓人驚喜的發現。在黑與白的電影世界裡﹐配上了法蘭仙納杜拉那悠揚的歌聲﹐導演ALEX HOLDRIDGE跟我們講了一個很窩心動人的浪漫愛情故事。除了用上了活地阿倫來比擬外﹐電影中心的月刊也用上了另一部浪漫小電影《BEFORE SUNRISE》來相映。
豈料﹐卻碰上了滿天黑雲。我就再次讓懶惰征服了自己。縱然外面是有許多許多很渴望看的電影在上畫﹐我決定留在住所裡。況且﹐也在追讀英國女作家DAPHNE DU MAURIER的《MY COUSIN RACHEL》。我是把自己完全投射到了主角PHILIP ASHLEY身上。
不過﹐留在住所裡的星期天下午﹐讀了一會兒小說外﹐我倒也看了一部很窩心的電影《WAITRESS》。那是去年的作品。導演是美國人ADRIENNE SHELLY。
其實﹐早在去年已經知道這是一部不容錯過的電影。電影評論都是如此說。可是﹐也記不起是什麼原因﹐就是錯過了。於是﹐聖誕回港渡假的時候﹐就在阿丹那兒帶回那張DVD到都柏林。
電影其實沒有什麼高潮。都很平鋪直敘。從主角發現自己有了身孕開始﹐直到孩子出生完結。當中觸及的﹐有友情﹑事業﹑愛情﹑家庭﹑母愛﹑外遇。劇本很出色﹐每一句對白都寫得很細緻動人。都很DOWN-TO-EARTH的同時﹐也很使人難忘。的確﹐很難忘。老實說﹐我是能夠記得每一幕的同時﹐也能記下每一句對白。無錯﹐是每一句對白。
最喜歡那幾封寫給腹中塊肉的信。最喜歡醫生到家裡探訪主角的那一場戲。最喜歡電影裡面的所有歌曲和音樂。最喜歡......戲裡面的什麼東西﹐我統統都很喜歡。深愛著。我甚至立即翻看一遍。
很久很久很久﹐未有看過一部如此窩心的電影。
可惜﹐這是ADRIENNE SHELLY首部電影得到廣泛認識的同時﹐也是她的最後一部。
誠然﹐早死的都不一定是天才﹐不過﹐天才一定早死。
這是整部電影教人最悲傷的一件事情。
Tuesday, June 17, 2008
或許﹐全個法國也開始後悔選了薩歌齊做總統。
不過﹐我這個膚淺的香港男生﹐依然對他有點好感。那是愛屋及烏的關係。我喜歡的是現任法國第一夫人﹕BRUNI CARLA。
我以為﹐假如董趙洪聘有CARLA這樣的身材﹐這樣的美貌﹐和這樣的儀態﹐便是建華之亂害人程度更深﹑更廣﹐我敢相信﹐零三年的「七一大遊行」一定不會發生。香港所有男性動物﹐又怎捨得失去CARLA這樣的一個第一夫人﹖
畢竟﹐香港是香港﹔法國是法國。
上月到布魯塞爾旅行的時候﹐所住的那間酒店擺放了許多過期的法國版《HELLO》雜誌。於是﹐我便花上了一個小時來吃我的早餐。因為我要啃完所有關於法國第一夫人的新聞。老實而言﹐與其說是CARLA的新聞﹐倒不如正確點說﹐係CARLA的照片。我的法文程度﹐不足以讓我去讀懂一句句子。
就是因為喜歡知道CARLA的一切﹐於是﹐關於薩歌齊的新聞﹐我也不會放過。HUSBAND AND WIFE。
在輪流擔任這個制度底下﹐這位法國總統將在下個月上任做半年的歐盟主席。為了不好接手一個爛攤子﹐在愛爾蘭對里斯本條約公投前﹐薩歌齊公開呼籲島上的的公民﹐希望他們都能夠接受這個歐盟憲法的變身﹐在公投裡面﹐投下一票贊成。他說﹕「愛爾蘭是欠下了歐盟太多。」
薩歌齊的論調﹐跟上司經常掛在口邊的說法﹐幾乎同出一徹。
閒談間﹐上司經常表示﹐愛爾蘭是眾多成員國裡﹐最受歐盟恩惠的一個國家﹐所以實在有義務去替歐盟做點事情。要不是歐盟的大量津貼﹐愛爾蘭不可能捱過那經濟大蕭條﹐不可能享受得了最近的黃金十年﹐也就不可能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裡面﹐從西歐最貧窮的國家﹐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上按人均生產值來算第四富庶的國家。不過﹐似乎所有愛爾蘭人都忘記了以前的事情﹐不記得曾幾何時﹐生活是怎樣淒涼﹑歐盟對這個島國是何等重要。當越來越多人表示反對里斯本條約﹐她就很後悔自己沒有登記郵寄選票。因為公投那天﹐她身在日本﹐未能親自到選站投下她的贊成票。
不過﹐當聽從了《泰晤士報》的介紹﹐跑了去翻翻那部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FIXING FAILED STATES - A FRAMEWORK FOR REBUILDING A FRACTUREDE WORLD》後﹐我以為﹐這個說法似乎有點站不住腳。這是一本由兩位阿富汗人親自撰寫的書。一個叫ASHRAF GHANI,係前阿富汗政府的財相﹔另一個則是CLARE LOCKHART,為執業律師﹐在阿富汗首都工作了超過五年。
書裡面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反證﹕每年接受其他人援助的國家﹐多如銀河繁星。只是﹐有幾多個能夠真正冒起來﹖愛爾蘭是一個罕有的例子。由此可見﹐外國援助並不是一個國家能夠富起來的主要原因。要不﹐到了這個年頭﹐在這個世界裡面﹐就再沒有需要幫助的人﹑再沒有需要幫助的國家。
讀著讀著﹐我開始不同意贊成派的講法。
便是有大量的外國援助﹐假如沒有一個懂得好好利用這些援助的政府﹐貧窮的國家依然只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永遠不會繁榮起來。那些富庶國家只不過是把金錢投放在一個沒有底的黑洞裡頭。
所以﹐實在沒有誰欠了誰。始終﹐要解決困難﹐最終還得靠自己。靠自己的決心。旁人不過是在打氣。
不過﹐我這個膚淺的香港男生﹐依然對他有點好感。那是愛屋及烏的關係。我喜歡的是現任法國第一夫人﹕BRUNI CARLA。
我以為﹐假如董趙洪聘有CARLA這樣的身材﹐這樣的美貌﹐和這樣的儀態﹐便是建華之亂害人程度更深﹑更廣﹐我敢相信﹐零三年的「七一大遊行」一定不會發生。香港所有男性動物﹐又怎捨得失去CARLA這樣的一個第一夫人﹖
畢竟﹐香港是香港﹔法國是法國。
上月到布魯塞爾旅行的時候﹐所住的那間酒店擺放了許多過期的法國版《HELLO》雜誌。於是﹐我便花上了一個小時來吃我的早餐。因為我要啃完所有關於法國第一夫人的新聞。老實而言﹐與其說是CARLA的新聞﹐倒不如正確點說﹐係CARLA的照片。我的法文程度﹐不足以讓我去讀懂一句句子。
就是因為喜歡知道CARLA的一切﹐於是﹐關於薩歌齊的新聞﹐我也不會放過。HUSBAND AND WIFE。
在輪流擔任這個制度底下﹐這位法國總統將在下個月上任做半年的歐盟主席。為了不好接手一個爛攤子﹐在愛爾蘭對里斯本條約公投前﹐薩歌齊公開呼籲島上的的公民﹐希望他們都能夠接受這個歐盟憲法的變身﹐在公投裡面﹐投下一票贊成。他說﹕「愛爾蘭是欠下了歐盟太多。」
薩歌齊的論調﹐跟上司經常掛在口邊的說法﹐幾乎同出一徹。
閒談間﹐上司經常表示﹐愛爾蘭是眾多成員國裡﹐最受歐盟恩惠的一個國家﹐所以實在有義務去替歐盟做點事情。要不是歐盟的大量津貼﹐愛爾蘭不可能捱過那經濟大蕭條﹐不可能享受得了最近的黃金十年﹐也就不可能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裡面﹐從西歐最貧窮的國家﹐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上按人均生產值來算第四富庶的國家。不過﹐似乎所有愛爾蘭人都忘記了以前的事情﹐不記得曾幾何時﹐生活是怎樣淒涼﹑歐盟對這個島國是何等重要。當越來越多人表示反對里斯本條約﹐她就很後悔自己沒有登記郵寄選票。因為公投那天﹐她身在日本﹐未能親自到選站投下她的贊成票。
不過﹐當聽從了《泰晤士報》的介紹﹐跑了去翻翻那部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FIXING FAILED STATES - A FRAMEWORK FOR REBUILDING A FRACTUREDE WORLD》後﹐我以為﹐這個說法似乎有點站不住腳。這是一本由兩位阿富汗人親自撰寫的書。一個叫ASHRAF GHANI,係前阿富汗政府的財相﹔另一個則是CLARE LOCKHART,為執業律師﹐在阿富汗首都工作了超過五年。
書裡面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反證﹕每年接受其他人援助的國家﹐多如銀河繁星。只是﹐有幾多個能夠真正冒起來﹖愛爾蘭是一個罕有的例子。由此可見﹐外國援助並不是一個國家能夠富起來的主要原因。要不﹐到了這個年頭﹐在這個世界裡面﹐就再沒有需要幫助的人﹑再沒有需要幫助的國家。
讀著讀著﹐我開始不同意贊成派的講法。
便是有大量的外國援助﹐假如沒有一個懂得好好利用這些援助的政府﹐貧窮的國家依然只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永遠不會繁榮起來。那些富庶國家只不過是把金錢投放在一個沒有底的黑洞裡頭。
所以﹐實在沒有誰欠了誰。始終﹐要解決困難﹐最終還得靠自己。靠自己的決心。旁人不過是在打氣。
Monday, June 16, 2008
我喜歡甄妮那首《東方之珠》的歌詞。這是我早兩個月前已經在這裡寫過的事。
很偶然地重溫了這一首電視劇主題曲後﹐在都柏林生活的這些日子裡﹐每當在報上﹑網上讀到香港政府的消息時﹐我都不其然地想起了這些曾在三十年前流行過的歌詞﹕
「極目望 困惑而彷徨
可喜的是眼前繁盛現狀
新的生活 新的奮鬥
鬥志化為強勁力量
此小島外表多風光
可哀的是有人仍住陋巷
念舊日 信念何還強
幾經風暴雨狂還冒巨浪
新的逼害 新的引誘
有正有邪 何處是岸
小島中路本多康莊
可哀的是有人仍是絕望
若以此小島 終身作避世鄉
群力願群策 東方之珠更亮更光」
越唸越有意思。
猶記得﹐回歸後不久﹐那位偷步買車的財政司在立法會裡唱起了羅文的《獅子山下》﹐來勉勵全港飽受著建華之亂摧殘的市民。我倒以為﹐《東方之珠》方是政府中人應該經常掛在口邊的歌﹐尤其「此小島外表多風光﹐可哀的是有人仍住陋巷」和「小島中路本多康莊﹐可哀的是有人仍是絕望」這兩句。假如身在高堂的人能夠經常想起這首歌的歌詞﹐這個前英國殖民地應該能夠繼續成為許多人的避世鄉。
今天﹐再次想起《東方之珠》﹐倒不是因為讀了出生地的新聞。腦海裡再次重現這首歌的歌詞﹐是因為在《泰晤士報》裡讀了一篇甘乃迪在1961年發表的演講。裡面有這樣的一段說話﹕
「To those people on the huts and villages of half the globe
struggling to break the bonds of mass misery﹐
we pledge our best efforts to help them help themselves﹐
for whatever period is required -
not because of the Communists may be doing it﹐
not because we seek their votes﹐
but because it is right.
If a free society cannot help the many who are poor﹐
it cannot save the few who are rich.」
氣魄當然比我們的《東方之珠》壯麗雄偉更多。只是﹐其象徵意義跟《東方之珠》的歌詞﹐其實大同小異。掌權的人要幫助的﹐不是那些達官和權貴﹐而是要幫助要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那些bond to mass misery的人。
人家是美國總統。他拯救的不僅是美國的人民﹐還有全球等待救援的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因此他的說話當然有著世界列強領袖必須擁有的國際觀﹐當然有著敢於承擔世界一切的領袖所必須擁有的國際觀。畢竟﹐西方國家能夠依然領導全球﹐就因為他們的眼光能夠穿越國與國的界限﹐不受眼前所見所約束。
在香港掌權的﹐當然不用如此辛苦﹐也不被期望有什麼國際視野。因為跟西方國家的人民不一樣﹐在這個前英國殖民地﹐大家也不大關心地球另一邊發生了些什麼事情。搞好眼前的一切﹐最多偶爾關心一下中國大陸﹐便成。
大家也不過是希望以這東方之珠來做自己終身的避世鄉罷了。
當然﹐這並沒有什麼褒和貶可言。還是老套的那一句﹕人各有志。
很偶然地重溫了這一首電視劇主題曲後﹐在都柏林生活的這些日子裡﹐每當在報上﹑網上讀到香港政府的消息時﹐我都不其然地想起了這些曾在三十年前流行過的歌詞﹕
「極目望 困惑而彷徨
可喜的是眼前繁盛現狀
新的生活 新的奮鬥
鬥志化為強勁力量
此小島外表多風光
可哀的是有人仍住陋巷
念舊日 信念何還強
幾經風暴雨狂還冒巨浪
新的逼害 新的引誘
有正有邪 何處是岸
小島中路本多康莊
可哀的是有人仍是絕望
若以此小島 終身作避世鄉
群力願群策 東方之珠更亮更光」
越唸越有意思。
猶記得﹐回歸後不久﹐那位偷步買車的財政司在立法會裡唱起了羅文的《獅子山下》﹐來勉勵全港飽受著建華之亂摧殘的市民。我倒以為﹐《東方之珠》方是政府中人應該經常掛在口邊的歌﹐尤其「此小島外表多風光﹐可哀的是有人仍住陋巷」和「小島中路本多康莊﹐可哀的是有人仍是絕望」這兩句。假如身在高堂的人能夠經常想起這首歌的歌詞﹐這個前英國殖民地應該能夠繼續成為許多人的避世鄉。
今天﹐再次想起《東方之珠》﹐倒不是因為讀了出生地的新聞。腦海裡再次重現這首歌的歌詞﹐是因為在《泰晤士報》裡讀了一篇甘乃迪在1961年發表的演講。裡面有這樣的一段說話﹕
「To those people on the huts and villages of half the globe
struggling to break the bonds of mass misery﹐
we pledge our best efforts to help them help themselves﹐
for whatever period is required -
not because of the Communists may be doing it﹐
not because we seek their votes﹐
but because it is right.
If a free society cannot help the many who are poor﹐
it cannot save the few who are rich.」
氣魄當然比我們的《東方之珠》壯麗雄偉更多。只是﹐其象徵意義跟《東方之珠》的歌詞﹐其實大同小異。掌權的人要幫助的﹐不是那些達官和權貴﹐而是要幫助要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那些bond to mass misery的人。
人家是美國總統。他拯救的不僅是美國的人民﹐還有全球等待救援的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因此他的說話當然有著世界列強領袖必須擁有的國際觀﹐當然有著敢於承擔世界一切的領袖所必須擁有的國際觀。畢竟﹐西方國家能夠依然領導全球﹐就因為他們的眼光能夠穿越國與國的界限﹐不受眼前所見所約束。
在香港掌權的﹐當然不用如此辛苦﹐也不被期望有什麼國際視野。因為跟西方國家的人民不一樣﹐在這個前英國殖民地﹐大家也不大關心地球另一邊發生了些什麼事情。搞好眼前的一切﹐最多偶爾關心一下中國大陸﹐便成。
大家也不過是希望以這東方之珠來做自己終身的避世鄉罷了。
當然﹐這並沒有什麼褒和貶可言。還是老套的那一句﹕人各有志。
Sunday, June 15, 2008
似乎﹐我是要與那個彩池無緣的了。
跟我往常一樣﹐當有大型的體育比賽舉行﹐都有同事搞上一個競猜遊戲﹐調劑一下緊張繁忙的工作的同時﹐也好讓大家有機會賺到一筆意外之財。跟往常不一樣﹐我發現自己竟然佔據了一個很不熟悉的位置﹕包尾。
談的﹐當然是全歐洲也在起鬨的歐洲國家杯足球比賽。曾幾何時﹐我以為﹐這是一個全球都會起鬨的比賽。因為參賽的球隊只限歐洲國家﹐競爭水平和劇烈程度尤勝世界杯。畢竟﹐縱然偶有佳作﹐亞洲﹑北美洲﹐以至非洲的球隊﹐在足球這項運動裡面﹐還不過是「二打六」的角色。
這情形完全可以在競猜遊戲裡體現得到。競猜歐洲國家杯每場比賽的結果﹐確實比世界杯的來得困難。對我而言﹐沒有一隊有必勝另外一隊的把握。尤其﹐自從上屆上演了一場希臘神話後。
因為有幾天到了另外一個郡開會﹐或去了外面上堂關係﹐都沒有回到公司﹐我是在比賽前夕才匆匆填下了整張表格﹐遞上了五塊錢。
假如早曉得會有近四十個人參加的話﹐我應該會花上點心思去了解一下那些球隊的陣容﹐我應該不會讓我的個人喜惡影響我的競猜。要知道﹐每人五塊錢做入場費﹐那個彩池就是超過了二千元港幣。是一筆很好的意外橫財罷。
我是用上了上屆世界杯的陣容﹐來定奪我的競猜結果。我是根據了自己的個人喜惡﹐否定了其他人都會認為是熱門的球隊的機會。
在實力如此接近的比賽裡﹐我選上了德國成為今屆盟主。我猜﹐他們在決賽射十二碼擊敗世界冠軍意大利。我喜歡看德國球員射點球。跟他們的民族性有關罷﹖他們都冷靜得使人感到害怕。於是﹐點球分勝負從來都是他們的必殺技。歷史上﹐沒有球隊能夠在十二碼裡贏過德國。
我討厭朗拿度﹐也討厭托惹斯。所以﹐在我的想像裡頭﹐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會蹣跚地出局。我不喜歡為了贏得金錢﹐出賣自己的靈魂﹐去替那些討我厭的球隊打氣吶喊。從來﹐我都很不明白﹐何解會有人下注在對方的球隊身上﹖為自己擁護的球隊高喊的興奮程度﹐難道不遠超在賭博上贏得的金錢﹖
也許﹐我是依然有點天真。甚至是天真得有點過份。也在社會打滾許多個年頭﹐想不到我依然會讓我的主觀思想控制了我的理智。
結果﹐首個週末後﹐我是一分也拿不到。當荷蘭4-1大勝法國後﹐我已經連續十場比賽猜輸了結果。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週邊的同事都只得張大了口。其實﹐是笑得合不攏嘴。(當然﹐除了身邊的那些法國人。)
我也不能夠想像。不好算戰果﹐那是很難猜中的事情。我是連誰勝誰負﹐也搞錯了。
當鄰座的E也笑著跟我道「我也比你多三分」時﹐我知道﹐我是沒有辦法贏得那個豐富的彩池了。
那天﹐填寫那份競猜表格時﹐E便轉個身來問問我的看法。對於足球﹐她是沒有太多認識。我跟她講了我客觀的意見。於是﹐她就比我多三分。
跟我往常一樣﹐當有大型的體育比賽舉行﹐都有同事搞上一個競猜遊戲﹐調劑一下緊張繁忙的工作的同時﹐也好讓大家有機會賺到一筆意外之財。跟往常不一樣﹐我發現自己竟然佔據了一個很不熟悉的位置﹕包尾。
談的﹐當然是全歐洲也在起鬨的歐洲國家杯足球比賽。曾幾何時﹐我以為﹐這是一個全球都會起鬨的比賽。因為參賽的球隊只限歐洲國家﹐競爭水平和劇烈程度尤勝世界杯。畢竟﹐縱然偶有佳作﹐亞洲﹑北美洲﹐以至非洲的球隊﹐在足球這項運動裡面﹐還不過是「二打六」的角色。
這情形完全可以在競猜遊戲裡體現得到。競猜歐洲國家杯每場比賽的結果﹐確實比世界杯的來得困難。對我而言﹐沒有一隊有必勝另外一隊的把握。尤其﹐自從上屆上演了一場希臘神話後。
因為有幾天到了另外一個郡開會﹐或去了外面上堂關係﹐都沒有回到公司﹐我是在比賽前夕才匆匆填下了整張表格﹐遞上了五塊錢。
假如早曉得會有近四十個人參加的話﹐我應該會花上點心思去了解一下那些球隊的陣容﹐我應該不會讓我的個人喜惡影響我的競猜。要知道﹐每人五塊錢做入場費﹐那個彩池就是超過了二千元港幣。是一筆很好的意外橫財罷。
我是用上了上屆世界杯的陣容﹐來定奪我的競猜結果。我是根據了自己的個人喜惡﹐否定了其他人都會認為是熱門的球隊的機會。
在實力如此接近的比賽裡﹐我選上了德國成為今屆盟主。我猜﹐他們在決賽射十二碼擊敗世界冠軍意大利。我喜歡看德國球員射點球。跟他們的民族性有關罷﹖他們都冷靜得使人感到害怕。於是﹐點球分勝負從來都是他們的必殺技。歷史上﹐沒有球隊能夠在十二碼裡贏過德國。
我討厭朗拿度﹐也討厭托惹斯。所以﹐在我的想像裡頭﹐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會蹣跚地出局。我不喜歡為了贏得金錢﹐出賣自己的靈魂﹐去替那些討我厭的球隊打氣吶喊。從來﹐我都很不明白﹐何解會有人下注在對方的球隊身上﹖為自己擁護的球隊高喊的興奮程度﹐難道不遠超在賭博上贏得的金錢﹖
也許﹐我是依然有點天真。甚至是天真得有點過份。也在社會打滾許多個年頭﹐想不到我依然會讓我的主觀思想控制了我的理智。
結果﹐首個週末後﹐我是一分也拿不到。當荷蘭4-1大勝法國後﹐我已經連續十場比賽猜輸了結果。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週邊的同事都只得張大了口。其實﹐是笑得合不攏嘴。(當然﹐除了身邊的那些法國人。)
我也不能夠想像。不好算戰果﹐那是很難猜中的事情。我是連誰勝誰負﹐也搞錯了。
當鄰座的E也笑著跟我道「我也比你多三分」時﹐我知道﹐我是沒有辦法贏得那個豐富的彩池了。
那天﹐填寫那份競猜表格時﹐E便轉個身來問問我的看法。對於足球﹐她是沒有太多認識。我跟她講了我客觀的意見。於是﹐她就比我多三分。
Saturday, June 14, 2008
這篇其實寫於兩個月前。只因在早前那件茶杯裡的大風波的時候﹐朋友「投訴」在這個跟人共享的天地裡﹐經常充斥著陶傑的影子。有時候﹐甚至整篇都是引述那位前英國廣播公司僱員的文字。故此﹐未有如期登上。也想過把此篇刪掉了事。不過﹐在書店裡隨手翻翻費詩截羅(SCOTT FITZGERALD)的那部名著後﹐我決定加上這短短的一段話後﹐便原篇登出來。
我以為﹐這件事情是早已經完結了。因為根本沒有什麼問題存在﹐所以也就根本沒有什麼事情發生。豈料﹐早前讀了陶傑一篇短文﹐方知道﹐原來竟然還未完結。
那天﹐陶傑寫道﹕
「馬會準備開放會員攜帶子女入馬場,遭到以『明光社』為首的道德團體圍攻,指此舉會有導兒童賭馬之嫌。既為馬會會員,其子女教育必兩化;讀教會名校、直升英國貴族寄宿中學、自幼習鋼琴、學芭蕾舞,而且五歲即隨同其上市公司主席之爹哋坐郵輪,暢遊加勒比海與北歐,說不定還去過澳洲,親自學過策騎。前英殖主人創辦馬會,不是為了爛賭,而是為了賞馬、玩馬,以賞馬交上流品味的良友。馬會會員的子女,教養必然優質,並非『明光社』社員一廂之想像,帶子女進來學習賭馬。特區道德團體以小人之心,度高等華人之腹,連馬會會員如何教子女也要橫加干預,不知道照鏡子,香港還有沒有自由?既是如此,『明光社』為何不進一步禁止兒童居住在旺角砵蘭街和上海街?住在這兩條街的小孩,耳濡目染,豈非女童長大會爭做性工作者,男童必變為慣性嫖客?香港有這群蒼蠅曱甴一樣令人生厭的道德團體,怎會是一個『國際都市』﹖」
這種古靈精怪又教人失笑的事情﹐除非不知情﹐否則我怎可能不在這裡記過一筆。翻查一下後﹐原來是去年九月的事情了。
那天﹐我寫道﹕
「假如他們的立論正確﹐即容許馬主的子女進入廂房觀看賽事及到沙圈拉頭馬﹐會鼓勵兒童賭博﹐那麼﹐我們就不應該准許未滿十八歲的孩童到超級市場去﹔那麼﹐我們就不應該准許未滿十八歲的人到便利店去。因為超級市場裡面有酒精飲品出售﹐容許兒童進入﹐按照那個監察賭博的組織推論﹐就是會鼓勵兒童飲酒﹔同樣地﹐因為便利店裡面有煙草出售﹐准許兒童進入﹐也就是會鼓勵兒童吸煙。
假如香港的NGO是有點水準﹐媚共的和爭取平等的﹐就應該立即要香港賽馬會容許所有未滿十八歲的人進入馬場﹐而不是讓這個無聊團體﹐在週日無甚大新聞的時候﹐胡亂發炮。
何解要馬會容許所有未滿十八歲的人進入馬場﹖媚共的﹐就是說要讓全港市民多多認識馬匹﹐好迎接明年的奧運馬術比賽(縱然賽馬跟馬術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爭取平等的﹐當然就要批評香港賽馬會只准許馬主未滿18歲子女入場﹐等於歧視沒有養馬的人﹐間接就是歧視貧窮。」
沒有了英女皇的庇蔭﹐有刁民開始找賽馬會生事端﹐完全可以理解。
不過﹐當讀著陶傑的短文﹐也重讀著我的文字的時候﹐竟忽然想起了《大亨小傳》的第一句。那句父親經常教導的話。
「每次批評別人之前﹐該要想起別人從來沒有自己這樣幸運。」
我以為﹐這件事情是早已經完結了。因為根本沒有什麼問題存在﹐所以也就根本沒有什麼事情發生。豈料﹐早前讀了陶傑一篇短文﹐方知道﹐原來竟然還未完結。
那天﹐陶傑寫道﹕
「馬會準備開放會員攜帶子女入馬場,遭到以『明光社』為首的道德團體圍攻,指此舉會有導兒童賭馬之嫌。既為馬會會員,其子女教育必兩化;讀教會名校、直升英國貴族寄宿中學、自幼習鋼琴、學芭蕾舞,而且五歲即隨同其上市公司主席之爹哋坐郵輪,暢遊加勒比海與北歐,說不定還去過澳洲,親自學過策騎。前英殖主人創辦馬會,不是為了爛賭,而是為了賞馬、玩馬,以賞馬交上流品味的良友。馬會會員的子女,教養必然優質,並非『明光社』社員一廂之想像,帶子女進來學習賭馬。特區道德團體以小人之心,度高等華人之腹,連馬會會員如何教子女也要橫加干預,不知道照鏡子,香港還有沒有自由?既是如此,『明光社』為何不進一步禁止兒童居住在旺角砵蘭街和上海街?住在這兩條街的小孩,耳濡目染,豈非女童長大會爭做性工作者,男童必變為慣性嫖客?香港有這群蒼蠅曱甴一樣令人生厭的道德團體,怎會是一個『國際都市』﹖」
這種古靈精怪又教人失笑的事情﹐除非不知情﹐否則我怎可能不在這裡記過一筆。翻查一下後﹐原來是去年九月的事情了。
那天﹐我寫道﹕
「假如他們的立論正確﹐即容許馬主的子女進入廂房觀看賽事及到沙圈拉頭馬﹐會鼓勵兒童賭博﹐那麼﹐我們就不應該准許未滿十八歲的孩童到超級市場去﹔那麼﹐我們就不應該准許未滿十八歲的人到便利店去。因為超級市場裡面有酒精飲品出售﹐容許兒童進入﹐按照那個監察賭博的組織推論﹐就是會鼓勵兒童飲酒﹔同樣地﹐因為便利店裡面有煙草出售﹐准許兒童進入﹐也就是會鼓勵兒童吸煙。
假如香港的NGO是有點水準﹐媚共的和爭取平等的﹐就應該立即要香港賽馬會容許所有未滿十八歲的人進入馬場﹐而不是讓這個無聊團體﹐在週日無甚大新聞的時候﹐胡亂發炮。
何解要馬會容許所有未滿十八歲的人進入馬場﹖媚共的﹐就是說要讓全港市民多多認識馬匹﹐好迎接明年的奧運馬術比賽(縱然賽馬跟馬術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爭取平等的﹐當然就要批評香港賽馬會只准許馬主未滿18歲子女入場﹐等於歧視沒有養馬的人﹐間接就是歧視貧窮。」
沒有了英女皇的庇蔭﹐有刁民開始找賽馬會生事端﹐完全可以理解。
不過﹐當讀著陶傑的短文﹐也重讀著我的文字的時候﹐竟忽然想起了《大亨小傳》的第一句。那句父親經常教導的話。
「每次批評別人之前﹐該要想起別人從來沒有自己這樣幸運。」
Friday, June 13, 2008
搬到歐洲生活後﹐還是首次感受到眼巴巴看著別人有權投票﹐而自己只能做個旁觀者的感受。不是自己沒有一點公民意識﹐而是沒有資格。
我講的﹐是今天(倫敦時間)在愛爾蘭舉行的那個公投。是對那個由早已流產的歐盟憲法變身出來的里斯本條約的公投。愛爾蘭是唯一一個會對這條條約進行公投的國家。因為這是這個島國的憲法所規定的。任何影響到國家憲法的事情﹐都要由全國公民投票表決。我以為﹐假如沒有了這一項規定﹐愛爾蘭政府也會跟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草草簽了這條條約了事。對歐洲政客而言﹐當年法國和荷蘭的公民一起對歐盟憲法說不﹐依然歷歷在目。早陣子﹐英國首相白高敦便尷尬地﹐在國內一片反對聲下﹐鬼鬼祟祟地去了里斯本﹐在那份條約的文件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那是他民望暴跌的開始。
觀乎此﹐我便應當很明白﹐何解我不能在這個公投裡發出一把聲音。雖然﹐我是愛爾蘭的登記選民﹔雖然﹐我可以在愛爾蘭大選裡投下神聖的一票。不過﹐我就是沒有資格參預這次公投。當其他英國公民也不能對里斯本條約公投的時候﹐我這一個未曾在英國交過薪俸稅的英國公民﹐又怎能夠投天換日地藉著在都柏林生活之便﹐對這個歐盟憲法的變種投下或贊成﹑或反對的票﹖
我同意﹐我是不應該有資格參預這個公投。
所以﹐我實在沒有花上一點心思﹐嘗試了解一下里斯本條約的內容。
縱然老闆不時跟我表示﹐越來越擔心沒有足夠票數通過這這條條約。她說﹐愛爾蘭是眾多成員國裡﹐最受歐盟恩惠的一個國家﹐所以實在有義務去替歐盟做點事情。要不是歐盟的大量津貼﹐愛爾蘭不可能捱過那經濟大蕭條﹐也不可能享受得了最近的黃金十年。她很後悔自己沒有登記郵寄選票。因為公投當天﹐她身在日本﹐未能親自到選站投下她的贊成票。
縱然街上滿是反對歐盟憲法的橫額﹐火車站入閘處每天下班的時候﹐總有大批人給你遞上反對歐盟憲法的傳單﹐報章電視開始形成一個似是而非的同時﹐又似非而是的結論﹕我們怎能對不清楚﹑不明白的事情﹐投下贊成票。民意調查顯示﹐越來越多人同意反對歐盟憲法的人的看法。投反對票的人已經首次超過投贊成票的﹐而沒有表態的﹐將不會在公投當天投票。
在身邊週圍熾熱的氣氛底下﹐我就是未能說服自己﹐了解一下里斯本條約的內容。我為何要去了解﹖白高敦早已草簽了。
那天﹐開完會後﹐小妮子答應開車送我回公司。看看錶﹐原來已經一點鐘﹐便提議她跟我一起先吃過中飯才走。她也有點餓﹐就帶我到她公司附近的一間酒館去。
我們天南地北地暢談著。當然﹐少不免談及里斯本條約。我竟然無知地跑了去問她﹐是贊成﹖還是反對﹖因為我是答不上了口。
至於﹐小妮子回答得是否有點不自然﹐我已經沒有什麼印象。只記得她很含糊地表示﹐還要花點時間去了解一下條約的內容方能決定。
那天晚上回家後﹐收到了朋友的電郵。裡面都是陶傑近期的文章。其中一篇﹐他寫道﹕「在外國,大選時探詢人家支持哪一個黨,有如探詢人家的性傾向、每月工資多少,是一種很offensive的行為。」
為什麼要讀陶傑﹖這又是一個例子。
我講的﹐是今天(倫敦時間)在愛爾蘭舉行的那個公投。是對那個由早已流產的歐盟憲法變身出來的里斯本條約的公投。愛爾蘭是唯一一個會對這條條約進行公投的國家。因為這是這個島國的憲法所規定的。任何影響到國家憲法的事情﹐都要由全國公民投票表決。我以為﹐假如沒有了這一項規定﹐愛爾蘭政府也會跟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草草簽了這條條約了事。對歐洲政客而言﹐當年法國和荷蘭的公民一起對歐盟憲法說不﹐依然歷歷在目。早陣子﹐英國首相白高敦便尷尬地﹐在國內一片反對聲下﹐鬼鬼祟祟地去了里斯本﹐在那份條約的文件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那是他民望暴跌的開始。
觀乎此﹐我便應當很明白﹐何解我不能在這個公投裡發出一把聲音。雖然﹐我是愛爾蘭的登記選民﹔雖然﹐我可以在愛爾蘭大選裡投下神聖的一票。不過﹐我就是沒有資格參預這次公投。當其他英國公民也不能對里斯本條約公投的時候﹐我這一個未曾在英國交過薪俸稅的英國公民﹐又怎能夠投天換日地藉著在都柏林生活之便﹐對這個歐盟憲法的變種投下或贊成﹑或反對的票﹖
我同意﹐我是不應該有資格參預這個公投。
所以﹐我實在沒有花上一點心思﹐嘗試了解一下里斯本條約的內容。
縱然老闆不時跟我表示﹐越來越擔心沒有足夠票數通過這這條條約。她說﹐愛爾蘭是眾多成員國裡﹐最受歐盟恩惠的一個國家﹐所以實在有義務去替歐盟做點事情。要不是歐盟的大量津貼﹐愛爾蘭不可能捱過那經濟大蕭條﹐也不可能享受得了最近的黃金十年。她很後悔自己沒有登記郵寄選票。因為公投當天﹐她身在日本﹐未能親自到選站投下她的贊成票。
縱然街上滿是反對歐盟憲法的橫額﹐火車站入閘處每天下班的時候﹐總有大批人給你遞上反對歐盟憲法的傳單﹐報章電視開始形成一個似是而非的同時﹐又似非而是的結論﹕我們怎能對不清楚﹑不明白的事情﹐投下贊成票。民意調查顯示﹐越來越多人同意反對歐盟憲法的人的看法。投反對票的人已經首次超過投贊成票的﹐而沒有表態的﹐將不會在公投當天投票。
在身邊週圍熾熱的氣氛底下﹐我就是未能說服自己﹐了解一下里斯本條約的內容。我為何要去了解﹖白高敦早已草簽了。
那天﹐開完會後﹐小妮子答應開車送我回公司。看看錶﹐原來已經一點鐘﹐便提議她跟我一起先吃過中飯才走。她也有點餓﹐就帶我到她公司附近的一間酒館去。
我們天南地北地暢談著。當然﹐少不免談及里斯本條約。我竟然無知地跑了去問她﹐是贊成﹖還是反對﹖因為我是答不上了口。
至於﹐小妮子回答得是否有點不自然﹐我已經沒有什麼印象。只記得她很含糊地表示﹐還要花點時間去了解一下條約的內容方能決定。
那天晚上回家後﹐收到了朋友的電郵。裡面都是陶傑近期的文章。其中一篇﹐他寫道﹕「在外國,大選時探詢人家支持哪一個黨,有如探詢人家的性傾向、每月工資多少,是一種很offensive的行為。」
為什麼要讀陶傑﹖這又是一個例子。
Thursday, June 12, 2008
在酒館裡﹐碰上了ENDA。他正跟BRENDAN在後園的一角﹐點起了香煙聊著天。自年多前﹐他調職到公司一個在CO TIPPERARY的地盤後﹐已經沒有太多機會跟他一起飲酒。記得他講過﹐他並不打算搬回都柏林。因為愛爾蘭首都的生活指數實在太高。
我立即跑了上前跟他打個招呼。當然少不免唱起「SO SALLY CAN WAIT﹐SHE KNOWS IT TOO LATE﹐AS SHE'S WALKING ON BY......」。我跟ENDA和BRENDAN相識﹐便是從綠洲樂隊開始。那天﹐小妮子介紹這兩個男生給我認識。她說﹐他們都很喜歡音樂。ENDA問我喜不喜歡OASIS。我答道﹕「I DON'T LIKE THEM. I LOVE THEM.」。自此以後﹐《WONDERWALL》和《DON'T LOOK BACK IN ANGER》的歌詞﹐便成為了我們在酒館裡的「HOW ARE YOU﹖」。
平常時候﹐我不大喜歡別人吸煙。不過﹐在酒館後園空曠的地方﹐我倒不介意跟朋友一邊飲酒﹐一邊吸煙﹐一邊聊天。我以為﹐在適當的時候﹐在適當的地方﹐我們確實需要沉淪一下。畢竟﹐不知道地獄﹐我們不會曉得天堂。
幾品脫下肚後﹐ENDA提議轉飲伏特加。我和BRENDAN都不反對。仿彿我們都有點事情要慶祝﹐又或者我們都要多興奮一點。
正等候酒保送來三杯伏特加時﹐ENDA突然問起了你。
我有點錯愕。因為我實在沒有想過﹐竟然會有一個只懂說英語的人能夠看穿了我中文的心事。因為我實在不相信﹐除了你和我外﹐還有第三者知道我們整個下午MSN般交換過電郵。一時間﹐我不知道該如何反應﹐更遑論找來一些英語生字來翻譯心裡面有點複雜的思緒。
可能見我有點不知所措﹐BRENDAN便嘗試替我解圍道﹕「我相信﹐這一個人在香港有很多女生。下個月﹐我便會親自去尋找答案。」這個愛爾蘭男生已經辭職﹐下月起開始環遊世界。香港是他其中一站。他打算在那兒小住四天。
我望望他們兩個人﹐一口氣喝光了酒保剛送過來的酒。有點清醒了﹐然後笑著道﹕「你們都可能有點誤解了我的意思。」
他們當然都誤解了。因為我只是奇怪我心裡面的一些奇怪。
近來﹐不知何解﹐歡喜上了到網上下載一些五﹑六年前在香港流行過的一些廣東歌。其中一首﹐是陳慧琳的《如果我們還在戀愛》。
其實﹐隨著幾年前的一次電腦故障﹐這首歌已經再沒有在我的腦海裡和我的電腦裡﹐留下一絲的痕跡。縱然它曾經是一首你很喜歡的歌﹔縱然它曾經是一首我很喜歡聽著你很幽怨地唱著的一首歌。
那時候﹐我們才偶然地認識了。在幾次朋友的卡拉OK聚會裡﹐都碰上了你﹐都聽到你很用心地唱畢整首歌。無疑﹐我是給你的歌聲吸引了。經打聽下﹐我明白到何解你會唱得如此感動。
意外地在網上碰上了這一首歌﹐便勾起了過往的那些細事。當iTUNE一次又一次地播放著這首歌時﹐我閉上了眼睛﹐回憶著你的歌聲。我也好像聞到了那點點的尼古丁的味道。我很希望你會再很有感情地唱著裡面的歌詞的同時﹐我也很不希望你會再很有感情地唱著裡面的歌詞。
我以為﹐我是不會再知道你的近況。因為你不會告訴我。我也沒有興趣知道太多。朋友口中的三言兩語已經很足夠。我決定搬到歐洲生活的時候﹐你也沒有跟我講清楚。我以為﹐我是沒有這個權利知道的了。於是﹐我也勸服了自己﹐不再對你的一切有丁點兒的興趣。你既然要忘掉我﹐我也唯有去忘掉你。
想不到那天下午﹐你給我送上了一個電郵﹐告訴了我你的近況。
有點巧合罷。原來﹐我真的在都柏林聽到你再次唱起了那一首歌。我奇怪﹐一切是否能夠重新來過一遍。
我立即跑了上前跟他打個招呼。當然少不免唱起「SO SALLY CAN WAIT﹐SHE KNOWS IT TOO LATE﹐AS SHE'S WALKING ON BY......」。我跟ENDA和BRENDAN相識﹐便是從綠洲樂隊開始。那天﹐小妮子介紹這兩個男生給我認識。她說﹐他們都很喜歡音樂。ENDA問我喜不喜歡OASIS。我答道﹕「I DON'T LIKE THEM. I LOVE THEM.」。自此以後﹐《WONDERWALL》和《DON'T LOOK BACK IN ANGER》的歌詞﹐便成為了我們在酒館裡的「HOW ARE YOU﹖」。
平常時候﹐我不大喜歡別人吸煙。不過﹐在酒館後園空曠的地方﹐我倒不介意跟朋友一邊飲酒﹐一邊吸煙﹐一邊聊天。我以為﹐在適當的時候﹐在適當的地方﹐我們確實需要沉淪一下。畢竟﹐不知道地獄﹐我們不會曉得天堂。
幾品脫下肚後﹐ENDA提議轉飲伏特加。我和BRENDAN都不反對。仿彿我們都有點事情要慶祝﹐又或者我們都要多興奮一點。
正等候酒保送來三杯伏特加時﹐ENDA突然問起了你。
我有點錯愕。因為我實在沒有想過﹐竟然會有一個只懂說英語的人能夠看穿了我中文的心事。因為我實在不相信﹐除了你和我外﹐還有第三者知道我們整個下午MSN般交換過電郵。一時間﹐我不知道該如何反應﹐更遑論找來一些英語生字來翻譯心裡面有點複雜的思緒。
可能見我有點不知所措﹐BRENDAN便嘗試替我解圍道﹕「我相信﹐這一個人在香港有很多女生。下個月﹐我便會親自去尋找答案。」這個愛爾蘭男生已經辭職﹐下月起開始環遊世界。香港是他其中一站。他打算在那兒小住四天。
我望望他們兩個人﹐一口氣喝光了酒保剛送過來的酒。有點清醒了﹐然後笑著道﹕「你們都可能有點誤解了我的意思。」
他們當然都誤解了。因為我只是奇怪我心裡面的一些奇怪。
近來﹐不知何解﹐歡喜上了到網上下載一些五﹑六年前在香港流行過的一些廣東歌。其中一首﹐是陳慧琳的《如果我們還在戀愛》。
其實﹐隨著幾年前的一次電腦故障﹐這首歌已經再沒有在我的腦海裡和我的電腦裡﹐留下一絲的痕跡。縱然它曾經是一首你很喜歡的歌﹔縱然它曾經是一首我很喜歡聽著你很幽怨地唱著的一首歌。
那時候﹐我們才偶然地認識了。在幾次朋友的卡拉OK聚會裡﹐都碰上了你﹐都聽到你很用心地唱畢整首歌。無疑﹐我是給你的歌聲吸引了。經打聽下﹐我明白到何解你會唱得如此感動。
意外地在網上碰上了這一首歌﹐便勾起了過往的那些細事。當iTUNE一次又一次地播放著這首歌時﹐我閉上了眼睛﹐回憶著你的歌聲。我也好像聞到了那點點的尼古丁的味道。我很希望你會再很有感情地唱著裡面的歌詞的同時﹐我也很不希望你會再很有感情地唱著裡面的歌詞。
我以為﹐我是不會再知道你的近況。因為你不會告訴我。我也沒有興趣知道太多。朋友口中的三言兩語已經很足夠。我決定搬到歐洲生活的時候﹐你也沒有跟我講清楚。我以為﹐我是沒有這個權利知道的了。於是﹐我也勸服了自己﹐不再對你的一切有丁點兒的興趣。你既然要忘掉我﹐我也唯有去忘掉你。
想不到那天下午﹐你給我送上了一個電郵﹐告訴了我你的近況。
有點巧合罷。原來﹐我真的在都柏林聽到你再次唱起了那一首歌。我奇怪﹐一切是否能夠重新來過一遍。
Wednesday, June 11, 2008
我有讀《蘭開夏道》的習慣。越讀﹐越喜歡王迪詩。有時候﹐我甚至想﹐我愛上了她。
或者﹐我應該這樣說﹐假如每個香港女生都像王迪詩一樣﹐香港將會是一個天堂。我以為﹐一座城市究竟是天堂與否﹐完全跟在那兒生活的女生有著直接的關係。要知道﹐到了這個世紀﹐整個世界已經是由女生撐起來的了。無論是否願意﹐男生都要開始靠邊站。雖然﹐到了今年十一月﹐美國還未有首位女總統。不過﹐只要讀過《泰晤士報》上星期的那篇特稿﹐讀過那份英國傳統報紙一口氣介紹的十五個對西方國家元首一職虎視眈眈的女生後﹐大家應該同意女生統治世界的時代﹐指日可待。也不好忘記德國現任總理便是女生。
早陣子﹐在那個每逢星期六在《信報》刊登的專欄裡﹐王迪詩說﹐蘭桂芳已經成為最新一個自由行攻陷的地方。只見那些餐牌裡面都變成了簡體字﹐亦經常有些普通話大使無緣無故在身邊穿梭﹐於是﹐她跟一眾友好最近出沒的地方已經改為HALO、雲咸街一帶的地方。
香港回歸中國已經近十一年﹐真正屬於香港人的地方當然越來越少。縱然已經搬到歐洲生活﹐這個改變我是依然能夠理解。到了2046年﹐假如這個前英國殖民地還有一些香港人能夠殘存下來﹐他們能夠出沒的地方就只有自己的住所。在五十年不變的口號底下﹐香港再不會有香港人容身的地方。
這是在1984年給別人定下來的命運。是改變不了。除非我們勇敢地做一次中國人﹐跑去推翻我們所敬重的英國人的合約精神﹐不去履行那一張現代的《北京條約》。
當然﹐我是在痴人說夢。更何況﹐我是晚了四份一世紀講這樣的說話。
所以﹐當身邊幾個同事嚷著辭工到世界各地旅遊的時候﹐我知道﹐他們選擇香港為其中一站是正確的。在回歸還只不過十一年的事時﹐這個前英國殖民地還有適合他們這些西方年青男女的地方。至少﹐他們到過上海和北京後﹐還應該到香港走走。
我答應為他們介紹些地方。於是﹐那天中飯後﹐便留在公司﹐在電腦面前打下了一些香港地方的名字。
我介紹了他們到西貢﹑赤柱的沙灘去。順便吃海鮮﹐或逛逛那個挺特別的市場。我也介紹了他們去南丫島。我寫下了銅鑼灣﹑旺角﹑尖沙嘴的同時﹐亦寫下了PACIFIC PLACE和IFI。我提議他們去AQUA、去FELIX、去DRAGON I。我跟他們說﹐掛念TEMPLE BAR的話﹐可以到蘭桂芳﹑諾士佛臺走走。
不過﹐當讀了王迪詩的那篇文章後﹐我想﹐也許﹐我該多加上HALO、雲咸街。或者刪掉蘭桂芳與DRAGON I。
要到香港旅遊﹐的確要趁早。
趁整個前英國殖民地還未給自由行攻陷。
否則﹐我真的不知道﹐他們到過上海和北京後﹐為甚麼還要南下來香港﹖尤其﹐當香港已經沒有太多的王迪詩。
或者﹐我應該這樣說﹐假如每個香港女生都像王迪詩一樣﹐香港將會是一個天堂。我以為﹐一座城市究竟是天堂與否﹐完全跟在那兒生活的女生有著直接的關係。要知道﹐到了這個世紀﹐整個世界已經是由女生撐起來的了。無論是否願意﹐男生都要開始靠邊站。雖然﹐到了今年十一月﹐美國還未有首位女總統。不過﹐只要讀過《泰晤士報》上星期的那篇特稿﹐讀過那份英國傳統報紙一口氣介紹的十五個對西方國家元首一職虎視眈眈的女生後﹐大家應該同意女生統治世界的時代﹐指日可待。也不好忘記德國現任總理便是女生。
早陣子﹐在那個每逢星期六在《信報》刊登的專欄裡﹐王迪詩說﹐蘭桂芳已經成為最新一個自由行攻陷的地方。只見那些餐牌裡面都變成了簡體字﹐亦經常有些普通話大使無緣無故在身邊穿梭﹐於是﹐她跟一眾友好最近出沒的地方已經改為HALO、雲咸街一帶的地方。
香港回歸中國已經近十一年﹐真正屬於香港人的地方當然越來越少。縱然已經搬到歐洲生活﹐這個改變我是依然能夠理解。到了2046年﹐假如這個前英國殖民地還有一些香港人能夠殘存下來﹐他們能夠出沒的地方就只有自己的住所。在五十年不變的口號底下﹐香港再不會有香港人容身的地方。
這是在1984年給別人定下來的命運。是改變不了。除非我們勇敢地做一次中國人﹐跑去推翻我們所敬重的英國人的合約精神﹐不去履行那一張現代的《北京條約》。
當然﹐我是在痴人說夢。更何況﹐我是晚了四份一世紀講這樣的說話。
所以﹐當身邊幾個同事嚷著辭工到世界各地旅遊的時候﹐我知道﹐他們選擇香港為其中一站是正確的。在回歸還只不過十一年的事時﹐這個前英國殖民地還有適合他們這些西方年青男女的地方。至少﹐他們到過上海和北京後﹐還應該到香港走走。
我答應為他們介紹些地方。於是﹐那天中飯後﹐便留在公司﹐在電腦面前打下了一些香港地方的名字。
我介紹了他們到西貢﹑赤柱的沙灘去。順便吃海鮮﹐或逛逛那個挺特別的市場。我也介紹了他們去南丫島。我寫下了銅鑼灣﹑旺角﹑尖沙嘴的同時﹐亦寫下了PACIFIC PLACE和IFI。我提議他們去AQUA、去FELIX、去DRAGON I。我跟他們說﹐掛念TEMPLE BAR的話﹐可以到蘭桂芳﹑諾士佛臺走走。
不過﹐當讀了王迪詩的那篇文章後﹐我想﹐也許﹐我該多加上HALO、雲咸街。或者刪掉蘭桂芳與DRAGON I。
要到香港旅遊﹐的確要趁早。
趁整個前英國殖民地還未給自由行攻陷。
否則﹐我真的不知道﹐他們到過上海和北京後﹐為甚麼還要南下來香港﹖尤其﹐當香港已經沒有太多的王迪詩。
Tuesday, June 10, 2008
在早前的一封電郵裡﹐朋友寫道﹕「D,你是我認識的朋友中﹐感情最豐富的一個。」在這句話後面﹐她加上了一個備註﹕「留意﹐我沒有用上『之一』這兩個字。」
我不知道我是否感情豐富。不過﹐假如愛恨分明是感情豐富的唯一元素﹐我得承認﹐我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因為我會百二分愛我愛的﹐我也會百二分憎我憎的。
跟許多人一樣﹐我愛我愛的﹐我喜歡我喜歡的。只是﹐我還會愛我愛愛的﹐憎我愛憎的﹐喜歡我喜歡喜歡的﹐討厭我喜歡討厭的。我愛屋及烏的同時﹐也厭屋及烏。今天我愛的向你宣戰﹐你便從此是我的敵人﹐直至我愛的決定跟你言和。今天我喜歡的跟你反面﹐我和你便從此各行各路再不往來﹐直至我喜歡的決定與你再次友好。我愛的愛的就是我愛的﹐我愛的憎的就是我憎的。
愛﹐從來就是如此盲目。憎﹐亦然。在這裡﹐「愛」和「喜歡」是可以交換使用﹐「憎」和「討厭」也是一樣。
我愛愛華頓。於是﹐一切跟愛華頓有關連的都自然地成為了我愛的人和事。像泰國的象啤﹑藍色等。也於是﹐一切站在愛華頓的對立面的都自然地是我討厭的人和事。像朗尼﹑利物浦等。
我得講清楚﹐我不知道這是否大家所認識的愛恨分明。不過﹐這確實是我所認識的愛恨分明。
本來﹐沒有打算過到電影院看《GONE BABY GONE》。因為這是賓阿法力的作品。我不喜歡這一個人。
我不喜歡他﹐因為他曾經是桂麗芙柏德露的男朋友﹐因為他最後拋棄了那個我最喜歡的一位女明星。一位陶傑很喜歡的一位女明星。也許﹐這一切都是傳聞﹐都有些不盡真實的地方﹐甚至完全錯誤。不過﹐我已經沒有心思去探究。要愛上的已經愛上了﹐要討厭的亦已經討厭上了﹐還用去查根究底﹖都很難改變得了。
決定到電影院看《GONE BABY GONE》﹐是讀了早陣子賓阿法力在《泰晤士報》裡的一篇專訪。
在西方傳媒裡﹐娛樂新聞當然也有扒糞的。畢竟﹐都是從這兒開始的。只是﹐跟香港的傳播世界很不一樣﹐在一大堆扒糞的新聞以外﹐西方的文字媒體裡﹐還有些閃耀著燦爛智慧光芒的娛樂圈的報導。那篇刊登在《泰晤士報》的訪問﹐便是那些所謂華文知識分子報章娛樂版記者的絕好教材。
由於電影上映在即﹐賓阿法力當然少不免提及自己這部最新作品。也談到了去年押後電影上畫的決定和MADELEINE MCCANN。在記者細膩的筆觸下﹐這位剛轉做導演的演員﹐談到了自己的電影世界。他說﹕「在這一行打滾﹐你要有點幽默感﹐也要有點厚面皮。」(You need a sense of humour and fairly thick skin in this business.)
是那位記者寫得有點出色罷。我很喜歡那篇訪問。也開始改變了對賓阿法力的看法。我同意﹐當全世界都在談論MADELEINE MCCANN的時候﹐實在不適宜把這部同樣講失蹤女孩的電影推出市場。況且﹐電影故事跟現實情節有點相似的同時﹐電影中那位小演員﹐亦的確跟MADELEINE MCCANN很相像。這位導演說﹕「MADELEINE MCCANN是一件生與死的事。沒有人能夠輕視。延遲公映﹐是我們能夠所做的事情。畢竟﹐也只不過是一部電影罷了。」(Madeleine McCann's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Nobody is taking it lightly. It is the least anyone can do to delay the release. It's just a movie, after all.)
一部如此出色的電影﹐實在不應該有機會讓其他扒糞的人做文章﹐遮蓋了電影本身的光芒。
當戲院燈光再次亮起來的時候﹐我隨著導演的引導﹐陷入了沉思當中。同時候﹐我也想到﹐或者﹐我實在不應該再這樣愛恨分明﹐假如這叫做愛恨分明的話。
我不知道我是否感情豐富。不過﹐假如愛恨分明是感情豐富的唯一元素﹐我得承認﹐我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因為我會百二分愛我愛的﹐我也會百二分憎我憎的。
跟許多人一樣﹐我愛我愛的﹐我喜歡我喜歡的。只是﹐我還會愛我愛愛的﹐憎我愛憎的﹐喜歡我喜歡喜歡的﹐討厭我喜歡討厭的。我愛屋及烏的同時﹐也厭屋及烏。今天我愛的向你宣戰﹐你便從此是我的敵人﹐直至我愛的決定跟你言和。今天我喜歡的跟你反面﹐我和你便從此各行各路再不往來﹐直至我喜歡的決定與你再次友好。我愛的愛的就是我愛的﹐我愛的憎的就是我憎的。
愛﹐從來就是如此盲目。憎﹐亦然。在這裡﹐「愛」和「喜歡」是可以交換使用﹐「憎」和「討厭」也是一樣。
我愛愛華頓。於是﹐一切跟愛華頓有關連的都自然地成為了我愛的人和事。像泰國的象啤﹑藍色等。也於是﹐一切站在愛華頓的對立面的都自然地是我討厭的人和事。像朗尼﹑利物浦等。
我得講清楚﹐我不知道這是否大家所認識的愛恨分明。不過﹐這確實是我所認識的愛恨分明。
本來﹐沒有打算過到電影院看《GONE BABY GONE》。因為這是賓阿法力的作品。我不喜歡這一個人。
我不喜歡他﹐因為他曾經是桂麗芙柏德露的男朋友﹐因為他最後拋棄了那個我最喜歡的一位女明星。一位陶傑很喜歡的一位女明星。也許﹐這一切都是傳聞﹐都有些不盡真實的地方﹐甚至完全錯誤。不過﹐我已經沒有心思去探究。要愛上的已經愛上了﹐要討厭的亦已經討厭上了﹐還用去查根究底﹖都很難改變得了。
決定到電影院看《GONE BABY GONE》﹐是讀了早陣子賓阿法力在《泰晤士報》裡的一篇專訪。
在西方傳媒裡﹐娛樂新聞當然也有扒糞的。畢竟﹐都是從這兒開始的。只是﹐跟香港的傳播世界很不一樣﹐在一大堆扒糞的新聞以外﹐西方的文字媒體裡﹐還有些閃耀著燦爛智慧光芒的娛樂圈的報導。那篇刊登在《泰晤士報》的訪問﹐便是那些所謂華文知識分子報章娛樂版記者的絕好教材。
由於電影上映在即﹐賓阿法力當然少不免提及自己這部最新作品。也談到了去年押後電影上畫的決定和MADELEINE MCCANN。在記者細膩的筆觸下﹐這位剛轉做導演的演員﹐談到了自己的電影世界。他說﹕「在這一行打滾﹐你要有點幽默感﹐也要有點厚面皮。」(You need a sense of humour and fairly thick skin in this business.)
是那位記者寫得有點出色罷。我很喜歡那篇訪問。也開始改變了對賓阿法力的看法。我同意﹐當全世界都在談論MADELEINE MCCANN的時候﹐實在不適宜把這部同樣講失蹤女孩的電影推出市場。況且﹐電影故事跟現實情節有點相似的同時﹐電影中那位小演員﹐亦的確跟MADELEINE MCCANN很相像。這位導演說﹕「MADELEINE MCCANN是一件生與死的事。沒有人能夠輕視。延遲公映﹐是我們能夠所做的事情。畢竟﹐也只不過是一部電影罷了。」(Madeleine McCann's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Nobody is taking it lightly. It is the least anyone can do to delay the release. It's just a movie, after all.)
一部如此出色的電影﹐實在不應該有機會讓其他扒糞的人做文章﹐遮蓋了電影本身的光芒。
當戲院燈光再次亮起來的時候﹐我隨著導演的引導﹐陷入了沉思當中。同時候﹐我也想到﹐或者﹐我實在不應該再這樣愛恨分明﹐假如這叫做愛恨分明的話。
Monday, June 09, 2008
布魯塞爾﹐歐洲大陸的首都﹐的確是一座沒有人會不感興奮的城市。
假如那馳名世界的黑色啤酒和那些蒸餾特別不同德威士忌﹐是吸引世人來到都柏林的唯一原因﹐那麼這個同時是比利時首府的城市﹐確實比愛爾蘭人更懂得發展旅遊業--有著過百款啤酒的同時﹐也有著過百間不同的巧克力店。當男生可以在酒館裡捧著那厚厚的酒牌﹐細細品嘗研究每個牌子每種味道的啤酒﹐女生就可以鑽進每條大街小巷﹐逐間巧克力店閒逛﹐尋找自己喜歡的獨一味道。
上個月﹐在比利時的三天兩夜裡﹐我有點不相信﹐這個歐洲小國的人民﹐竟然不是全球消耗酒精最多的民族﹔我也有點不相信﹐在這個細緻動人的國度裡﹐竟然可以容納得下這麼多的巧克力店。
在布魯塞爾﹐酒館的數目並不算多。至少﹐比英國﹑愛爾蘭都少。不過﹐每間酒館裡所售賣的啤酒種類﹐定必比任何一間英國﹑愛爾蘭的酒館多很多﹑很多。因為﹐據估計﹐共有六百間釀製啤酒的工廠在比利時經營。
比利時是一個研究啤酒的民族。他們有一個介紹不同種類啤酒釀製方法的博物館。大致上說﹐比利時的啤酒可以分為﹕
(1) TRAPPIST:那是比利時的國寶。呈金黃色﹐味道較強﹐質感卻很柔滑﹐酒精濃度大概6%。那些出名的牌子有CHIMAY、ORVAL、ROCHEFORT、WESTMALLE和WESTVLETEREN;
(2) ABBEY:也是國寶之一。味道較淡。LEFFE便是其中的一款;
(3) WHITE:是一種朦朦淡色的小麥啤酒﹐酒精濃度比較低﹐才得4-5%﹐適合夏天暢飲。HOEGAARDEN和STELLA ARTOIS都屬於此類;
(4) WINTER:顧名思義﹐這當然跟WHITE完全不同。這是酒精濃度極高的啤酒。DUVEL是8.5%﹐BUSH更高達12%,所以適合寒冷的冬天;
(5) LAMBICS:是一種要放在酒桶裡發酵四年的啤酒﹐大都帶有果味。車里子味道的叫KRIEK,紅莓味道的則叫FRAMBOISE;
(6) GUEUZE:類似香檳的啤酒。CANTILLON就是這一種。
還有酒杯的研究。比利時人認為﹐飲不同的啤酒要用不同的酒杯。
在一個研究啤酒可以得博士的國家﹐其人民竟然不是全球消耗酒精最多的民族﹐可能跟其太接近理性得近乎可怕的德國有關。
雖然跟釀製啤酒一樣﹐巧克力在比利時首府也有一間專門博物館﹐不過﹐跟那些主要以男生為顧客對象的啤酒不同﹐售賣這種以女生為主要對象的東西的店實在多如銀河繁星。一條小巷裡才不過十間商店﹐只是便會有五﹑六間不同牌子的巧克力店。各有其特色的裝璜﹐各有其過人的獨特味道。
從前﹐因為伊經常在耳邊跟我講這種咖啡色的小東西﹐所以勉強地也記下了一些名字在腦海裡﹕GODIVA﹑LEONINAS等。到其他地方旅行﹐碰上了一些本地的巧克力﹐總會買回來給伊做手信。
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的確﹐也有些時候未有去留意這種每個女生都喜歡的咖啡色小東西。
於是﹐在布魯塞爾的街頭﹐望著那些一間又一間的巧克力店﹐便不其然地想起了那些以往的細事。那些關於伊的種種細事。
也許﹐是我在酒館裡飲得太多不同種類的啤酒罷。
假如那馳名世界的黑色啤酒和那些蒸餾特別不同德威士忌﹐是吸引世人來到都柏林的唯一原因﹐那麼這個同時是比利時首府的城市﹐確實比愛爾蘭人更懂得發展旅遊業--有著過百款啤酒的同時﹐也有著過百間不同的巧克力店。當男生可以在酒館裡捧著那厚厚的酒牌﹐細細品嘗研究每個牌子每種味道的啤酒﹐女生就可以鑽進每條大街小巷﹐逐間巧克力店閒逛﹐尋找自己喜歡的獨一味道。
上個月﹐在比利時的三天兩夜裡﹐我有點不相信﹐這個歐洲小國的人民﹐竟然不是全球消耗酒精最多的民族﹔我也有點不相信﹐在這個細緻動人的國度裡﹐竟然可以容納得下這麼多的巧克力店。
在布魯塞爾﹐酒館的數目並不算多。至少﹐比英國﹑愛爾蘭都少。不過﹐每間酒館裡所售賣的啤酒種類﹐定必比任何一間英國﹑愛爾蘭的酒館多很多﹑很多。因為﹐據估計﹐共有六百間釀製啤酒的工廠在比利時經營。
比利時是一個研究啤酒的民族。他們有一個介紹不同種類啤酒釀製方法的博物館。大致上說﹐比利時的啤酒可以分為﹕
(1) TRAPPIST:那是比利時的國寶。呈金黃色﹐味道較強﹐質感卻很柔滑﹐酒精濃度大概6%。那些出名的牌子有CHIMAY、ORVAL、ROCHEFORT、WESTMALLE和WESTVLETEREN;
(2) ABBEY:也是國寶之一。味道較淡。LEFFE便是其中的一款;
(3) WHITE:是一種朦朦淡色的小麥啤酒﹐酒精濃度比較低﹐才得4-5%﹐適合夏天暢飲。HOEGAARDEN和STELLA ARTOIS都屬於此類;
(4) WINTER:顧名思義﹐這當然跟WHITE完全不同。這是酒精濃度極高的啤酒。DUVEL是8.5%﹐BUSH更高達12%,所以適合寒冷的冬天;
(5) LAMBICS:是一種要放在酒桶裡發酵四年的啤酒﹐大都帶有果味。車里子味道的叫KRIEK,紅莓味道的則叫FRAMBOISE;
(6) GUEUZE:類似香檳的啤酒。CANTILLON就是這一種。
還有酒杯的研究。比利時人認為﹐飲不同的啤酒要用不同的酒杯。
在一個研究啤酒可以得博士的國家﹐其人民竟然不是全球消耗酒精最多的民族﹐可能跟其太接近理性得近乎可怕的德國有關。
雖然跟釀製啤酒一樣﹐巧克力在比利時首府也有一間專門博物館﹐不過﹐跟那些主要以男生為顧客對象的啤酒不同﹐售賣這種以女生為主要對象的東西的店實在多如銀河繁星。一條小巷裡才不過十間商店﹐只是便會有五﹑六間不同牌子的巧克力店。各有其特色的裝璜﹐各有其過人的獨特味道。
從前﹐因為伊經常在耳邊跟我講這種咖啡色的小東西﹐所以勉強地也記下了一些名字在腦海裡﹕GODIVA﹑LEONINAS等。到其他地方旅行﹐碰上了一些本地的巧克力﹐總會買回來給伊做手信。
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的確﹐也有些時候未有去留意這種每個女生都喜歡的咖啡色小東西。
於是﹐在布魯塞爾的街頭﹐望著那些一間又一間的巧克力店﹐便不其然地想起了那些以往的細事。那些關於伊的種種細事。
也許﹐是我在酒館裡飲得太多不同種類的啤酒罷。
Sunday, June 08, 2008
近日﹐各自跟父母談電話﹐都不約而同地談到糧食問題。原來﹐雙親也留意到﹐這是西方社會近來最關注的問題。我跟他們說﹕「似乎是來得有點晚了。去年這個時候﹐美國有兩位學者已經大聲呼籲﹐要各國政府開始關注因為生物能源而造成的糧食問題。只不過﹐沒有人聽得入耳。畢竟﹐大家關心的﹐都只是眼前的問題。要到超級市場的賬單﹐在短短十個月內暴升超過一倍時﹐大家才會赫然發覺以往的無知。」
四十個世界各國領袖在六月三日開始﹐便一連三天在羅馬舉行聯合國緊急糧食會議﹐商討解決當前危機的辦法。
讀著近來報紙的報導﹐我慶幸自己有讀陶傑文章的習慣。老實說﹐當大家還未意識到糧食將會發生問題的時候﹐我已經知曉﹐這是一個早晚會發生的問題。
那不是因為《黃金冒險號》的作者早在其專欄裡﹐跟那兩位高瞻遠矚的美國學者一樣﹐了解到在油價高企的時候﹐假如我們繼續不問因由地用食物來製造能源﹐我們只會把貧窮線以下的人推往飢荒。我有幸能夠比其他人早點時候知道問題的發生﹐都因為我聽從了陶傑的介紹﹐會偶然讀讀《外交事務》這一本雙月刊。我的確經常緊記這位前英國廣播公司僱員的說話。我記得他講過﹐在英語世界裡﹐有些雜誌是不能錯過的。這本藍色封面﹐裡面除了廣告外﹐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一幅圖片也沒有的雜誌﹐是他的其中一本介紹。
去年五﹑六月那一期﹐這本美國雜誌便刊登了C FORD RUNGE和BENJAMIN SENAUER兩位教授的聯名文章﹐以喚起世人早點關心一下這個早晚會發生的問題。那篇文章題為《HOW BIOFUELS COULD STARVE THE POOR》。他們說﹐在能源問題底下﹐在石油價格高企底下﹐農民發覺把穀物賣給再生能源公司﹐能夠賺得更多利潤。於是﹐越來越多農民不再為了解決實際肚餓而種植穀物﹐越來越多穀物不再成為食物。也於是﹐一連串的糧食問題﹐便從此骨牌效應般連鎖式地發生。
當全球都體會到食物價格高昂時﹐大家開始發現現在的生物能源計劃﹐實在有點問題。不過﹐同時候﹐大家以為﹐這個問題提前了發生﹐皆因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人口稠密的國家都崛了起來。裡面富有了起來的人﹐都開始跟西方國家的人﹐一起爭奪糧食。所以﹐在供求效應下﹐價格便颩升了。
也許﹐有些中國人會對西方傳媒如此報導很不滿﹐以為那又是另一種抹黑這個經濟巨人的手法﹐以為那又是那些不希望中國強大的人的陰謀和手段。畢竟﹐大量大量地把食物投放在能源上﹐方是現在糧食問題的原因。那都是西方社會的錯。
不過﹐當讀了早前在《泰晤士報》的一篇專欄後﹐那些不懂思想的中國人的憤怒﹐會得到一點點冷卻。
那天﹐歷史學家FELIPE FERNANDEZ-ARMESTO寫道﹐我們的問題其實是食物太過便宜﹐弄得大家因為吃得多變成痴肥﹐變得很不健康。把食物價格提昇﹐便是好讓我們不會吃得太多﹐讓我們回復本來的健康。
的確﹐要多謝中國和印度那些暴發戶。他們終於為世界做了一件好事。
四十個世界各國領袖在六月三日開始﹐便一連三天在羅馬舉行聯合國緊急糧食會議﹐商討解決當前危機的辦法。
讀著近來報紙的報導﹐我慶幸自己有讀陶傑文章的習慣。老實說﹐當大家還未意識到糧食將會發生問題的時候﹐我已經知曉﹐這是一個早晚會發生的問題。
那不是因為《黃金冒險號》的作者早在其專欄裡﹐跟那兩位高瞻遠矚的美國學者一樣﹐了解到在油價高企的時候﹐假如我們繼續不問因由地用食物來製造能源﹐我們只會把貧窮線以下的人推往飢荒。我有幸能夠比其他人早點時候知道問題的發生﹐都因為我聽從了陶傑的介紹﹐會偶然讀讀《外交事務》這一本雙月刊。我的確經常緊記這位前英國廣播公司僱員的說話。我記得他講過﹐在英語世界裡﹐有些雜誌是不能錯過的。這本藍色封面﹐裡面除了廣告外﹐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一幅圖片也沒有的雜誌﹐是他的其中一本介紹。
去年五﹑六月那一期﹐這本美國雜誌便刊登了C FORD RUNGE和BENJAMIN SENAUER兩位教授的聯名文章﹐以喚起世人早點關心一下這個早晚會發生的問題。那篇文章題為《HOW BIOFUELS COULD STARVE THE POOR》。他們說﹐在能源問題底下﹐在石油價格高企底下﹐農民發覺把穀物賣給再生能源公司﹐能夠賺得更多利潤。於是﹐越來越多農民不再為了解決實際肚餓而種植穀物﹐越來越多穀物不再成為食物。也於是﹐一連串的糧食問題﹐便從此骨牌效應般連鎖式地發生。
當全球都體會到食物價格高昂時﹐大家開始發現現在的生物能源計劃﹐實在有點問題。不過﹐同時候﹐大家以為﹐這個問題提前了發生﹐皆因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人口稠密的國家都崛了起來。裡面富有了起來的人﹐都開始跟西方國家的人﹐一起爭奪糧食。所以﹐在供求效應下﹐價格便颩升了。
也許﹐有些中國人會對西方傳媒如此報導很不滿﹐以為那又是另一種抹黑這個經濟巨人的手法﹐以為那又是那些不希望中國強大的人的陰謀和手段。畢竟﹐大量大量地把食物投放在能源上﹐方是現在糧食問題的原因。那都是西方社會的錯。
不過﹐當讀了早前在《泰晤士報》的一篇專欄後﹐那些不懂思想的中國人的憤怒﹐會得到一點點冷卻。
那天﹐歷史學家FELIPE FERNANDEZ-ARMESTO寫道﹐我們的問題其實是食物太過便宜﹐弄得大家因為吃得多變成痴肥﹐變得很不健康。把食物價格提昇﹐便是好讓我們不會吃得太多﹐讓我們回復本來的健康。
的確﹐要多謝中國和印度那些暴發戶。他們終於為世界做了一件好事。
Saturday, June 07, 2008
早陣子﹐在這個與人共享的天地裡﹐碰上一個同是住在都柏林﹐也在同時候讀著《圍城》的台灣人。他在這裡留了言。我發現﹐原來他在網上也有一個自己的專欄。好奇下﹐便跑去看看。
讀了他一篇近期在愛爾蘭寫的文章。他談到雜誌。他寫道﹕
「我非常熱愛看雜誌,雖然看來看去逃不出那幾種主流類別:時尚、商業、娛樂等等,但是只要有可以看雜誌的機會,我絕對不放過。之前因為工作的關係,有非常多機會可以閱讀各種時尚雜誌,加上原本就有買雜誌的習慣,搬離宿舍的時候幾乎是寄了一箱雜誌回家。
在愛爾蘭待一陣子之後,開始想找些雜誌來看,卻發現雜誌選擇雖多,卻找不到想看的。男性雜誌的架上滿滿的波霸雜誌或體育雜誌,男性時尚雜誌卻寥寥無幾,頓時有種青黃不接的感覺。
......愛爾蘭的流行文化深受英國影響(而且本身體質也不太好),上面這兩本英國的波霸週刊(Nuts & Zoo)在這裡也很容易找到;在近幾年來月刊類的雜誌銷售越來越差的情況下,這種沒營養的週刊也就慢慢佔據架位了。
習慣閱讀中文的雜誌,多多少少已經已經被那些制式的排版跟內容所制約;在愛爾蘭只有英國版的國際時尚雜誌,頓時間也難消化這些大雜燴似的英版《GQ》和《ESQUIRE》,而《GQ Style》的水準又差強人意,惡性循環下來實在是叫我痛苦了好一陣子。雖說如此,倫敦作為近來最火紅的時尚新都,必然有些好的刊物會隨之出現,而這些好貨當然也澤披愛爾蘭啦。」
他介紹了四本﹐分別是﹕《MAN ABOUT TOWN》﹑《ANOTHER MAN》﹑《WONDERLAND》和《FANTASTIC MAN》。
我跟他有點相同﹐同時候﹐也跟他有點不同。我亦愛看雜誌﹐不過﹐卻從來對那些所謂男性時尚雜誌毫無興趣。我愛翻的﹐不是體育(很多時候﹐這個「體育」其實獨指足球),便是時事。
正如那位台灣人所言﹐搬到都柏林生活後﹐是更容易接觸到英國的出版。於是﹐不定期地﹐我都會閒來跑到聖三一學院對面的READ,翻一翻雜誌。因為這兒的雜誌都有九折優惠。我愛的依然是《經濟學人》﹑《每逢星期六》和《私眼》。也有美國的出版﹕《外交事務》。
近來﹐我發想﹐原來《經濟學人》出版了一本軟性雜誌﹐叫《智慧生命》。是一本季刊。起初﹐我以為﹐那是跟《金融時報》那本《如何花錢》走相同路線的雜誌。不過﹐讀畢對MARTIN SHEEN的訪問後﹐我知道﹐我會喜歡上這一本雜誌。MARTIN SHEEN便是在劇集《白宮群英》裡﹐飾演美國總統的那個演員。
談到《白宮群英》﹐便想起孔少林和方卓如。還記得﹐孔少林曾在其前《信報》專欄裡寫道﹕「二十年前初出道的時候,當時的老闆見我喜愛閱讀,給我意見︰『我們大部分人是時間太少,想讀的太多,假如你一星期只有時間讀一份雜誌,你要讀《經濟學人》。』幾年前我重遇這位老闆,他今天是叱風雲的財經界人物,我告訴他︰『你給我的忠告通通忘掉了,只是從未錯過一期《經濟學人》。』」
早知道《經濟學人》是本不容錯過的雜誌﹐不過﹐想不到它那本軟性雜誌一樣出色。何況﹐裡面的內容都是我喜歡的東西﹕書﹑電影﹑舞台劇﹑音樂﹑體育﹑旅遊和展覽。
讀了他一篇近期在愛爾蘭寫的文章。他談到雜誌。他寫道﹕
「我非常熱愛看雜誌,雖然看來看去逃不出那幾種主流類別:時尚、商業、娛樂等等,但是只要有可以看雜誌的機會,我絕對不放過。之前因為工作的關係,有非常多機會可以閱讀各種時尚雜誌,加上原本就有買雜誌的習慣,搬離宿舍的時候幾乎是寄了一箱雜誌回家。
在愛爾蘭待一陣子之後,開始想找些雜誌來看,卻發現雜誌選擇雖多,卻找不到想看的。男性雜誌的架上滿滿的波霸雜誌或體育雜誌,男性時尚雜誌卻寥寥無幾,頓時有種青黃不接的感覺。
......愛爾蘭的流行文化深受英國影響(而且本身體質也不太好),上面這兩本英國的波霸週刊(Nuts & Zoo)在這裡也很容易找到;在近幾年來月刊類的雜誌銷售越來越差的情況下,這種沒營養的週刊也就慢慢佔據架位了。
習慣閱讀中文的雜誌,多多少少已經已經被那些制式的排版跟內容所制約;在愛爾蘭只有英國版的國際時尚雜誌,頓時間也難消化這些大雜燴似的英版《GQ》和《ESQUIRE》,而《GQ Style》的水準又差強人意,惡性循環下來實在是叫我痛苦了好一陣子。雖說如此,倫敦作為近來最火紅的時尚新都,必然有些好的刊物會隨之出現,而這些好貨當然也澤披愛爾蘭啦。」
他介紹了四本﹐分別是﹕《MAN ABOUT TOWN》﹑《ANOTHER MAN》﹑《WONDERLAND》和《FANTASTIC MAN》。
我跟他有點相同﹐同時候﹐也跟他有點不同。我亦愛看雜誌﹐不過﹐卻從來對那些所謂男性時尚雜誌毫無興趣。我愛翻的﹐不是體育(很多時候﹐這個「體育」其實獨指足球),便是時事。
正如那位台灣人所言﹐搬到都柏林生活後﹐是更容易接觸到英國的出版。於是﹐不定期地﹐我都會閒來跑到聖三一學院對面的READ,翻一翻雜誌。因為這兒的雜誌都有九折優惠。我愛的依然是《經濟學人》﹑《每逢星期六》和《私眼》。也有美國的出版﹕《外交事務》。
近來﹐我發想﹐原來《經濟學人》出版了一本軟性雜誌﹐叫《智慧生命》。是一本季刊。起初﹐我以為﹐那是跟《金融時報》那本《如何花錢》走相同路線的雜誌。不過﹐讀畢對MARTIN SHEEN的訪問後﹐我知道﹐我會喜歡上這一本雜誌。MARTIN SHEEN便是在劇集《白宮群英》裡﹐飾演美國總統的那個演員。
談到《白宮群英》﹐便想起孔少林和方卓如。還記得﹐孔少林曾在其前《信報》專欄裡寫道﹕「二十年前初出道的時候,當時的老闆見我喜愛閱讀,給我意見︰『我們大部分人是時間太少,想讀的太多,假如你一星期只有時間讀一份雜誌,你要讀《經濟學人》。』幾年前我重遇這位老闆,他今天是叱風雲的財經界人物,我告訴他︰『你給我的忠告通通忘掉了,只是從未錯過一期《經濟學人》。』」
早知道《經濟學人》是本不容錯過的雜誌﹐不過﹐想不到它那本軟性雜誌一樣出色。何況﹐裡面的內容都是我喜歡的東西﹕書﹑電影﹑舞台劇﹑音樂﹑體育﹑旅遊和展覽。
Friday, June 06, 2008
我應該也考慮了很長時間了罷﹖不過﹐依然未有行動。都因為太懶。那是自小養成的習慣。現在﹐是無論如何也改掉不了。白日做夢時﹐我會想﹐假如小時候不是這麼懶惰﹐我現在應該有點所為﹐不會依然一事無成。
心裡大概數數﹐我打算到法國文化協會重修法文﹐至少也有一年了。可是﹐直到今天﹐我還是未有跑去報名。
一個懶惰的人﹐總有其推搪的藉口。不過﹐說起來也有點奇怪﹐每次準備報名的時候﹐都會發現原來剛剛過了報名截止日期﹐亦開了課。於是﹐每一次﹐都會暗罵一次自己﹐要自己上心點﹐該緊張一下自己的事情。可是﹐我就是那種懶惰得連自己的事情﹐也懶得上心點的人。
我知道﹐我是無藥可救。
最近﹐無意中讓我發現﹐原來夏季課程開始接受報名。便到其網頁看過究竟﹐查看一下詳情。
正準備填妥報名表﹐選擇上課時間的時候﹐我那懶惰的老毛病又發作。原來﹐夏季課程每個星期也要上兩晚。我是嫌多了一點。從來﹐我都是打算每個星期﹐找一晚上課罷了。
不過﹐我的確很想重讀這個在初中時候放棄了的語文﹐以方便以後到巴黎渡週末。我甚至想過在法國首都買一個小小的單位﹐好讓自己浪漫地感受一下海明威筆下的巴黎。我承認﹐讀畢《流動的嚮宴》後﹐我是中了毒。
於是﹐直現在﹐內心依然掙扎著。我怕﹐我又會再一次錯過了報名的日期。如無意外地。
當然﹐如舊﹐我也有我的藉口﹕都怪那幾個從法國來的同事。
那天﹐在酒館裡﹐我跟他們提及到自己打算到法國文化協會﹐報名讀書這件事。S說﹕「假如你只想一個星期上一次課的話﹐我有一個好提議。每個星期五晚上﹐我們都在酒館裡講法文。我想﹐沒有什麼比跟法國人一起飲酒聊天﹐更容易學得到法文的了。」
「你是來認真的嗎﹖我怎麼可能了解得到你們的說話﹖」我很懷疑。
「不過﹐你有點天份。你叫我的名字時﹐那個『r』音發得很法國。」JM支持著同鄉道。
「那是因為我小時候學習過一點法文罷了。」我解釋道。我是有點謙虛。我知道﹐學習語文﹐我的確是有點天份。我可以很正確地發出法文裡面那個「r」音外﹐我也可以很正確地發出西班牙文裡面那個「r」音。只是﹐我就是沒有一點勤力﹐去把我那天賦的小聰明﹐變成大成就。
「既然懂得意點點﹐那不就成了嗎﹖」那些法國人有點興奮地說。
於是﹐我也錯覺地以為這也是一個方法。於是﹐我又會再一次如無意外地錯過了到法國文化協會報名的日期。
我知道自己是太懶了。我就是懶得去改變自己的缺點。
心裡大概數數﹐我打算到法國文化協會重修法文﹐至少也有一年了。可是﹐直到今天﹐我還是未有跑去報名。
一個懶惰的人﹐總有其推搪的藉口。不過﹐說起來也有點奇怪﹐每次準備報名的時候﹐都會發現原來剛剛過了報名截止日期﹐亦開了課。於是﹐每一次﹐都會暗罵一次自己﹐要自己上心點﹐該緊張一下自己的事情。可是﹐我就是那種懶惰得連自己的事情﹐也懶得上心點的人。
我知道﹐我是無藥可救。
最近﹐無意中讓我發現﹐原來夏季課程開始接受報名。便到其網頁看過究竟﹐查看一下詳情。
正準備填妥報名表﹐選擇上課時間的時候﹐我那懶惰的老毛病又發作。原來﹐夏季課程每個星期也要上兩晚。我是嫌多了一點。從來﹐我都是打算每個星期﹐找一晚上課罷了。
不過﹐我的確很想重讀這個在初中時候放棄了的語文﹐以方便以後到巴黎渡週末。我甚至想過在法國首都買一個小小的單位﹐好讓自己浪漫地感受一下海明威筆下的巴黎。我承認﹐讀畢《流動的嚮宴》後﹐我是中了毒。
於是﹐直現在﹐內心依然掙扎著。我怕﹐我又會再一次錯過了報名的日期。如無意外地。
當然﹐如舊﹐我也有我的藉口﹕都怪那幾個從法國來的同事。
那天﹐在酒館裡﹐我跟他們提及到自己打算到法國文化協會﹐報名讀書這件事。S說﹕「假如你只想一個星期上一次課的話﹐我有一個好提議。每個星期五晚上﹐我們都在酒館裡講法文。我想﹐沒有什麼比跟法國人一起飲酒聊天﹐更容易學得到法文的了。」
「你是來認真的嗎﹖我怎麼可能了解得到你們的說話﹖」我很懷疑。
「不過﹐你有點天份。你叫我的名字時﹐那個『r』音發得很法國。」JM支持著同鄉道。
「那是因為我小時候學習過一點法文罷了。」我解釋道。我是有點謙虛。我知道﹐學習語文﹐我的確是有點天份。我可以很正確地發出法文裡面那個「r」音外﹐我也可以很正確地發出西班牙文裡面那個「r」音。只是﹐我就是沒有一點勤力﹐去把我那天賦的小聰明﹐變成大成就。
「既然懂得意點點﹐那不就成了嗎﹖」那些法國人有點興奮地說。
於是﹐我也錯覺地以為這也是一個方法。於是﹐我又會再一次如無意外地錯過了到法國文化協會報名的日期。
我知道自己是太懶了。我就是懶得去改變自己的缺點。
Thursday, June 05, 2008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經不覺間﹐我已經成為了一個SPURMO。好的﹐我應該用詞準確一點。我該說﹐我也快要成為一個SPURMO。
這是我最新學曉的一個英文生字。
早陣子﹐朋友在其專欄裡高呼「原來『恐龍』還未絕種」後兩天﹐《泰晤士報》亦刊登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裡面談及SPURMO。邏輯上來說﹐SPURMO不等於朋友口中的「恐龍」。朋友指的﹐是那些很懂得女生心意﹑該甚得女生喜歡卻又未得到任何女生歡心的男人。那些「恐龍」不過是SPRUMO的其中一個SUBSET﹔並不是所有SPURMO都是那些未絕種的「恐龍」。
便是明白這個邏輯﹐讀著那篇《泰晤士報》專欄﹐也不其然地想起了朋友的說話。是有點湊巧嗎﹖其實﹐更湊巧的是﹐文章刊登前早幾天﹐我才在酒館裡﹐學著王爾德的口吻﹐大喊道﹕「當週邊每個人都已經成家立室﹐還未結婚的是註定要給別人遺忘。」
其實﹐早在丘世文還用著「胡冠中」這個筆名﹐在《突破》雜誌寫文章時﹐他便寫過這一個題材。只是那時候﹐大家還未用上SPURMO這一個英文生字。這位香港大學英文及比較文學系畢業生的結論為﹕「像這樣有價無市的獨身男人現時可能數以萬計﹐足以形成具代表性的一種分類群。他們年輕時明智地渡過了危險期﹐卻萬料不到一忽兒已闖進了另一個危險期。COME ON YE FAIR AND TENDER LADIES﹐TAKE THEM OUT OF PITY!」那篇文章收錄在《在香港長大》裡面。
也許﹐這一次﹐我是終於看到了別人都看到的社會問題。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是否應該算做一個社會問題。或者﹐該跟隨丘世文﹐用上這一個詞彙﹕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新現象。
的確﹐在閒來時候﹐會有孤獨的感覺﹐因為以前一起飲酒聊天﹑暢談波經女人經的老友﹐都因為家室而不會再經常在身邊出現﹔的確﹐會慢慢降低對別人的要求﹐不是對心儀的異性﹐乃是開始跟一些以前根本不會往來的男人飲酒聊天﹑暢談波經女人經﹐因為總需要找些人來替代以往的老友。
不過﹐身為一個SPURMO﹐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
這就是SPURMO對社會經濟的貢獻。
沒有了SPURMO﹐沒有了這些沒有家室沒有孩子的經濟獨立的男人﹐誰會去買豪華跑車和名錶﹖誰會去買那些高科技新產品和那些男性用品﹖誰會去幫襯那些貴價的情調餐廳﹖誰會不時到處旅行﹖誰去支撐著全球的體育工業﹖
也莫忘記﹐沒有了SPURMO﹐這個世界將會缺失了一大片光澤。作了古的SPURMOS有﹕牛頓﹑梵高﹑伏爾泰﹑貝多芬和萊特兄弟。近代的則有﹕佐治古尼﹑積尼高遜等。
究竟什麼叫SPURMO?
STRAIGHT PROUD UNMARRIED MEN OVER-30是也。
那篇《泰晤士報》專欄﹐是這樣結尾﹕「還記得以前那些漂亮女生嗎?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她們沒有給予過我們一點機會。不過﹐當過了三十﹐依然單身的話﹐在那無形的巨大女性壓力底下﹐她們不得不降低擇偶要求﹐也就同時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機會。」(Remember all those beautiful women who wouldn't give you the time of day when you were in your twenties? If they are still single, in their mid-thirties, desperation has probably caused their standards to drop low enough for you to stand a serious chance.)
作者以為﹐這是SPURMO應該高興樂觀的地方。
不過﹐我卻想起了丘世文那篇文章裡面的一句說話﹕「同年代相識異性早已在他們上進時期紛紛嫁人。縱然仍有未嫁的﹐WELL﹐SELF-EXPLANATORY。」
當然﹐一個SPURMO﹐也很SELF-EXPLANATORY罷。
這是我最新學曉的一個英文生字。
早陣子﹐朋友在其專欄裡高呼「原來『恐龍』還未絕種」後兩天﹐《泰晤士報》亦刊登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裡面談及SPURMO。邏輯上來說﹐SPURMO不等於朋友口中的「恐龍」。朋友指的﹐是那些很懂得女生心意﹑該甚得女生喜歡卻又未得到任何女生歡心的男人。那些「恐龍」不過是SPRUMO的其中一個SUBSET﹔並不是所有SPURMO都是那些未絕種的「恐龍」。
便是明白這個邏輯﹐讀著那篇《泰晤士報》專欄﹐也不其然地想起了朋友的說話。是有點湊巧嗎﹖其實﹐更湊巧的是﹐文章刊登前早幾天﹐我才在酒館裡﹐學著王爾德的口吻﹐大喊道﹕「當週邊每個人都已經成家立室﹐還未結婚的是註定要給別人遺忘。」
其實﹐早在丘世文還用著「胡冠中」這個筆名﹐在《突破》雜誌寫文章時﹐他便寫過這一個題材。只是那時候﹐大家還未用上SPURMO這一個英文生字。這位香港大學英文及比較文學系畢業生的結論為﹕「像這樣有價無市的獨身男人現時可能數以萬計﹐足以形成具代表性的一種分類群。他們年輕時明智地渡過了危險期﹐卻萬料不到一忽兒已闖進了另一個危險期。COME ON YE FAIR AND TENDER LADIES﹐TAKE THEM OUT OF PITY!」那篇文章收錄在《在香港長大》裡面。
也許﹐這一次﹐我是終於看到了別人都看到的社會問題。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是否應該算做一個社會問題。或者﹐該跟隨丘世文﹐用上這一個詞彙﹕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新現象。
的確﹐在閒來時候﹐會有孤獨的感覺﹐因為以前一起飲酒聊天﹑暢談波經女人經的老友﹐都因為家室而不會再經常在身邊出現﹔的確﹐會慢慢降低對別人的要求﹐不是對心儀的異性﹐乃是開始跟一些以前根本不會往來的男人飲酒聊天﹑暢談波經女人經﹐因為總需要找些人來替代以往的老友。
不過﹐身為一個SPURMO﹐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
這就是SPURMO對社會經濟的貢獻。
沒有了SPURMO﹐沒有了這些沒有家室沒有孩子的經濟獨立的男人﹐誰會去買豪華跑車和名錶﹖誰會去買那些高科技新產品和那些男性用品﹖誰會去幫襯那些貴價的情調餐廳﹖誰會不時到處旅行﹖誰去支撐著全球的體育工業﹖
也莫忘記﹐沒有了SPURMO﹐這個世界將會缺失了一大片光澤。作了古的SPURMOS有﹕牛頓﹑梵高﹑伏爾泰﹑貝多芬和萊特兄弟。近代的則有﹕佐治古尼﹑積尼高遜等。
究竟什麼叫SPURMO?
STRAIGHT PROUD UNMARRIED MEN OVER-30是也。
那篇《泰晤士報》專欄﹐是這樣結尾﹕「還記得以前那些漂亮女生嗎?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她們沒有給予過我們一點機會。不過﹐當過了三十﹐依然單身的話﹐在那無形的巨大女性壓力底下﹐她們不得不降低擇偶要求﹐也就同時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機會。」(Remember all those beautiful women who wouldn't give you the time of day when you were in your twenties? If they are still single, in their mid-thirties, desperation has probably caused their standards to drop low enough for you to stand a serious chance.)
作者以為﹐這是SPURMO應該高興樂觀的地方。
不過﹐我卻想起了丘世文那篇文章裡面的一句說話﹕「同年代相識異性早已在他們上進時期紛紛嫁人。縱然仍有未嫁的﹐WELL﹐SELF-EXPLANATORY。」
當然﹐一個SPURMO﹐也很SELF-EXPLANATORY罷。
Wednesday, June 04, 2008
明年今日﹐我應該會在香港罷。直到現在﹐我依然想不到一個理由﹐在這樣的一個日子裡﹐不在香港。
我當然希望參加紀念天安門大屠殺二十週年的活動。那時候﹐香港應該還是在中國境內唯一一個能夠公開悼念那些給冷血政府屠殺的中國人罷。假如只能跟大陸的同胞一樣在地下紀念那些二十年前為國捐軀的烈士﹐我也要在香港為這個前英國殖民地默哀一分鐘。
只是﹐老實說﹐這不是我要在明年今日回到香港的最主要原因。正如朋友所言﹐人之常情﹐總會特別關心自己的父母。我也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當然關心自己的父母﹐多過其他中國烈士同胞。
明年這個時候﹐是父親的六十大壽。我總不可能不在香港替他慶祝罷。除非他決定低調地一家四口在歐洲渡過。
每想到為父親擺壽酒﹐便總覺得這是自己婚宴的彩排。於是﹐也開始打算低調地結了婚便算。
擺酒絕對不是一件易事。請什麼人﹑如何的請法﹐像在什麼地方舉行﹑吃什麼菜﹐實在傷透腦筋。
從朋友口中得知﹐這些都是很難解決的難題。我以為﹐在我這一個家族裡面﹐這些難題是變得難上加難。
請什麼人﹖
父親的壽宴﹐當然要請所有親友。不過﹐問題倒是﹐就如愛爾蘭的朋友所講﹐我這個家族實在是最全球化的一個家族。從亞洲﹐到歐洲再到北美洲。我真的不知道﹐怎樣才能一次過請所有親戚一起出席一個宴會。莫忘記﹐還有父親的老友。
其實﹐這個頭痛也算是小兒科。由於父親的基地依然是香港﹐他的壽宴當然要設在這個前英國殖民地。至於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親戚﹐唯有預早通知一聲好了。實在不能照顧得太多。
如何的請法﹐才真的不知道如何解決。因為實在有太多在社會上所謂有頭有面的人。我就是怕拋下全副身家﹐也未能令所有受邀的人賓至如歸。
地方當然要選好的。只是﹐那些好地方﹐他們都早是熟客。經理和總廚﹐都會走過來問長問短。從服務到菜式﹐從閒話家常到世界時事。於是﹐點菜也要很花心思﹐不能隨便亂點行貨的同時﹐也不能不花費多點點。都要選些好材料。
一想到這裡﹐便頭痛得很。於是﹐直到現在﹐依然未能想到明年父親的壽宴﹐該如何的請法。
一想到這裡﹐我便真的很想跟你講﹕不如我們結婚不擺酒。
天﹗這真的很有難度。
我當然希望參加紀念天安門大屠殺二十週年的活動。那時候﹐香港應該還是在中國境內唯一一個能夠公開悼念那些給冷血政府屠殺的中國人罷。假如只能跟大陸的同胞一樣在地下紀念那些二十年前為國捐軀的烈士﹐我也要在香港為這個前英國殖民地默哀一分鐘。
只是﹐老實說﹐這不是我要在明年今日回到香港的最主要原因。正如朋友所言﹐人之常情﹐總會特別關心自己的父母。我也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當然關心自己的父母﹐多過其他中國烈士同胞。
明年這個時候﹐是父親的六十大壽。我總不可能不在香港替他慶祝罷。除非他決定低調地一家四口在歐洲渡過。
每想到為父親擺壽酒﹐便總覺得這是自己婚宴的彩排。於是﹐也開始打算低調地結了婚便算。
擺酒絕對不是一件易事。請什麼人﹑如何的請法﹐像在什麼地方舉行﹑吃什麼菜﹐實在傷透腦筋。
從朋友口中得知﹐這些都是很難解決的難題。我以為﹐在我這一個家族裡面﹐這些難題是變得難上加難。
請什麼人﹖
父親的壽宴﹐當然要請所有親友。不過﹐問題倒是﹐就如愛爾蘭的朋友所講﹐我這個家族實在是最全球化的一個家族。從亞洲﹐到歐洲再到北美洲。我真的不知道﹐怎樣才能一次過請所有親戚一起出席一個宴會。莫忘記﹐還有父親的老友。
其實﹐這個頭痛也算是小兒科。由於父親的基地依然是香港﹐他的壽宴當然要設在這個前英國殖民地。至於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親戚﹐唯有預早通知一聲好了。實在不能照顧得太多。
如何的請法﹐才真的不知道如何解決。因為實在有太多在社會上所謂有頭有面的人。我就是怕拋下全副身家﹐也未能令所有受邀的人賓至如歸。
地方當然要選好的。只是﹐那些好地方﹐他們都早是熟客。經理和總廚﹐都會走過來問長問短。從服務到菜式﹐從閒話家常到世界時事。於是﹐點菜也要很花心思﹐不能隨便亂點行貨的同時﹐也不能不花費多點點。都要選些好材料。
一想到這裡﹐便頭痛得很。於是﹐直到現在﹐依然未能想到明年父親的壽宴﹐該如何的請法。
一想到這裡﹐我便真的很想跟你講﹕不如我們結婚不擺酒。
天﹗這真的很有難度。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