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08

冬天應該已經不遠。

近來﹐下班回家﹐入門口後第一件要做的﹐便是開燈。上個月﹐天空還要到晚上九時許才變得漆黑一團。當然﹐更不好提及六﹑七月的日子。那時候﹐便是過了凌晨十二點﹐眺望西邊﹐還能看到絲絲夕陽餘輝。

在淡黃燈光底下﹐讀著報上的電影評論﹐忽然想起﹐今年夏天原來沒有太多吸引我入場的電影上畫。因為近來﹐的確要花上點心思安排﹐方能看罷所有在電影院上映的好戲。畢竟﹐《泰晤士報》的觀察特別精闢獨到。猶記得﹐去年這個時候﹐報社其中一個影評家在副刊裡寫道﹕「當晚黑越來越長﹑白天越來越冷﹐上映的電影就越來越好看。」

最近﹐在都柏林﹐除了要跑劇院外﹐還要趕去電影院。心頭都是一連串電影名字﹕冰島製作《JAR CITY》﹑巴西的《LINHA DE PASSE》﹑法國的《I'VE LOVE YOU SO LONG》﹑重新上演的《BADLANDS》﹑荷李活的《鐵金剛》﹑《RIGHTEOUS KILL》﹑《BURN AFTER READING》和《PINEAPPLE EXPRESS》。雜誌《智慧生活》還介紹了《TORPIC THUNDER》。不過﹐BEN STILLER的喜劇﹐我從來都不喜歡。

暑假﹐該是電影黃金檔期罷﹖可是﹐除了《蝙蝠俠》外﹐還是《蝙蝠俠》。當然﹐我是不明不白地錯過了兩部大家都叫好的卡通﹕《功夫熊貓》和《WALL E》。只是﹐相比下﹐這個夏天的確沒有太多教人提得起興趣的電影。

本來﹐還有一部。是舞台音樂劇改編的《MAMAMIA》。不過﹐讀過報上的影評後﹐我放棄了。那天﹐《泰晤士報》寫道﹕「這是荷李活的大型卡拉OK。完全破壞了整套叫人拍爛手掌的音樂劇。」在倫敦西區﹐《MAMAMIA》是一部經常滿座的舞台製作。

在西方﹐「卡拉OK」是一個貶義詞。在歌唱比賽裡﹐假如評判說參賽者唱歌像唱卡拉OK一樣﹐那是表示那位參賽者不過一般而已﹐完全沒有入圍的希望。跟香港不一樣﹐在此間﹐「K歌之王」和「K歌之后」都沒有市場。在電臺裡熱播的﹐也沒有一首是香港人所謂的「K歌」。

畢竟﹐動軋要花上上千萬美元去製作一張唱盤﹐歌手當然不能跟平常人一樣。他們都要得到萬民仰望。假如輕易地在街上便能夠找到一個人唱得跟那些歌手一樣﹐唱片公司何解還要花費大量金錢去替那些歌手做唱盤﹑做宣傳﹖他們都不是「星」。所以﹐我從來都很不明白香港樂壇的運作模式。假如說﹐香港唱片公司的老闆都是在洗黑錢﹐我會相信。除了這個原因﹐我實在想不到另外一個去解釋﹐為何他們每年都會花大量金錢投資在一些唱功跟許多平常人都一樣﹑甚至更差的所謂歌手上面。

談及《MAMAMIA》﹐便想起近來讀到的一篇報導。原來﹐明年起﹐亞洲也會舉辦一個類似「EUROVISION」的歌唱比賽。那是一個國與國互相較量的歌唱比賽。每個國家派出一個參賽者代表自己比賽。當然﹐那可以是一位歌手﹐也可以是一隊樂隊。然後由所有現場及電視觀眾投票﹐定奪冠軍。當中倒有一個規矩﹐就是不能投給代表自己國家參賽的那個單位。獲得最多國家支持的﹐便贏得比賽。ABBA就是在「EUROVISION」裡一舉成名。

誠然﹐我有點不能想像﹐當「EUROVISION」越來越受到質疑的時候﹐亞洲竟然會模仿舉辦。報導說﹐首屆會有十五個參賽國家。中國﹑印度和日本會是其中三個。

「EUROVISION」引起爭議﹐因為在歌唱比賽裡﹐大家都加入了政治成份。由於不能投票給代表自己國家的參賽者﹐於是﹐這個比賽變成了國與國獻媚眼的場合。今年的冠軍是俄羅斯。他們爆冷地贏得比賽﹐因為那些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都一窩蜂地投票給這個重新站在國際舞台的勢力。去年冠軍是塞爾維亞。那也是因為那些前南斯拉夫境內國家的關係。

比賽成為了東歐國家向鄰國表示友好的局面。一向尊重比賽方式﹐有著獨立意見的西歐國家都紛紛看不過眼﹐一起要求更改比賽形式﹐以阻止大家不顧參賽著表現﹐盲目地投票給友好國家的做法。英國廣播公司的主持知道今年比賽結果後﹐更宣佈從此不再主持這個節目﹐以示抗議。在英國﹐他就等於「EUROVISION」。

在這樣的氣氛底下﹐在歐洲東面的亞洲竟然宣佈舉辦同樣的歌唱比賽。其回響之大﹐將不能夠想像。更何況﹐有個參賽國家叫「中國」。裡面住上了上億名網上糞青。戰爭一觸即發。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