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13, 2007

踏入十一月了。也就是紅色小罌粟花盛放的日子。

記得以前﹐一到了這個時候﹐學生﹑老人在街上售賣的﹐再不是那些貼紙般的所謂「旗」﹐而是一些紙製的紅色小罌粟花﹐供人佩帶襟前。不過﹐回歸後﹐這一切都不復見了。因為在這個小家子氣的所謂國際社會裡﹐什麼都要政治正確。始終﹐這些紅色小罌粟花﹐是為了紀念兩次大戰為英國捐軀成仁的將士。當宗主國變做了共產黨的中國大陸後﹐這些前殖民地的習俗﹐自然要給遺忘。

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紀念兩次大戰為英國捐軀成仁的將士﹐在這個曾被日本侵犯的前英國殖民地﹐是如何的政治不正確。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八日﹐日寇進犯香港。此後兩星期﹐一個加拿大兵團在黃泥涌寡不敵眾﹐全體殉難﹐其與香港人無親無故﹐雖未僱傭﹐亦為保衛香港人犧牲。我以為﹐維持英國國殤日的傳統﹐在襟前那些紙製的紅色小罌粟花﹐以表示對這些為港捐軀的勇士的敬意﹐實無不妥。香港特首更應該如以前的港督一樣﹐在十一月十一日﹐連同駐港解放軍司令﹐在皇后像廣場外的紀念碑前敬獻花圈。因為這些都是香港的無名英雄。因為這些才是真真正正保護香港的人。

我們敬重的﹐都是這些盡忠職守﹐甘願犧牲自己生命﹐以求保衛到這個小島的人。難道在這大前提下﹐還要設下一個迂腐且無聊的國籍關卡嗎﹖難道跟日寇血戰到底而陣亡的英國人﹐都不值得我們後世一拜嗎﹖

或者﹐是英國國殤日的禮儀﹐有點不符合中國的國情。

記得在《泰晤士河畔》一書裡﹐陶傑曾經有這樣的描寫﹕

「國殤日的清晨﹐倫敦唐寧街外的白廳必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由皇太后與英女皇率領首相﹑各大反對黨領袖﹑國會議員﹑內閣﹑文武百官等在大街上的國殤碑前敬獻花圈。兩次大戰殘存的一眾老兵也從全國各地趕來倫敦﹐穿上最莊嚴貴重的服飾﹐以上賓的身份一同出席。是日的紀念隊伍一概無分等級﹐在肅殺灰沉的秋景裡敬悼先烈﹐場面動人。

當日的紅花如海﹐成為最生動鮮明的一節歷史課。沒有人在那天嘶叫什麼愛國口號﹐各報也沒有發表鋪天蓋地清算德國歷史的民族主義砲彈鴻文﹐但沉重的愛國情操﹐對逝者懷念﹐一切盡在不言中。」

我不知道﹐現在香港的電視台﹐還有什麼英國製作的電視節目。也許﹐都沒有了。除了英國超級聯賽的直播以外。

假如你以為也要對那些為港捐軀的將士聊表敬意﹐便在下次看直播比賽的時候﹐在球賽開始前﹐望著英國人襟前的那朵紅色小罌粟花﹐默哀一分鐘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