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19, 2010

早陣子﹐老友聚會﹐因為許多都是別人父母﹐言談間﹐少不免聊到孩子上。講到孩子﹐教育當然是不能避過的話題。畢竟﹐那是天大事情。誰不希望兒女從小得到良師教導﹐好讓將來出人頭地﹐更勝自己﹖

香港彈丸之地﹐要尋覓良師﹐當然只能往傳統名校裡找。假如這個前英國殖民地還有教得好孩子的老師存在。始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回歸後﹐經過當家作主的奴才多年蹂躪﹐雖說那些名校不似英國殖民地時候那樣興盛﹐教之平常學校﹐到底氣象不同。

這樣顯淺道理﹐便是牛頭角下村順嫂莫有不明。於是﹐香港人人爭相無所不用其極地教自己的孩子往人海處推﹐希望天恩浩蕩﹐給賞得一個那些傳統學校的學位。地產樓盤廣告均以名校網作招徠﹐可為一證。

那天﹐大家談到小學入學試。一位母親跟我們講了她從其他幼稚園家長口裡聽到的故事。

原來﹐那些傳統名校取錄學生的首個條件﹐不是要小孩子知多識廣﹐而是要他們在陌生環境裡﹐陌生人面前﹐能夠有適當的反應。

那位母親說﹐有一間在九龍塘的男生學校﹐面試前﹐會安排所有申請入學的孩子一起坐在大禮堂裡﹐然後播放一部卡通電影給他們觀看。當播放完畢﹐負責篩選的老師便會在門外逐個名字叫喊。聽到自己的名字後﹐懂得站起身﹐走到那位老師面前的﹐便算過了第一關。

聽見這個故事﹐我再次替香港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前途感到悲哀。

一間傳統名校會如此首先篩選孩子﹐可見許多香港孩子﹐雖然經過接近六年家教和幼稚園指導﹐聽到別人呼喊自己的名字依然不曉得反應。要知道面對如洶湧潮水的人群﹐做篩選的首先必是盡快把申請入學的孩子的數目減半。名校篩選首關如斯﹐不正正表示很多香港孩子進小學前﹐其實已經註定是電車男﹖

九年免費教育﹐這許多許多入不了名校的孩子﹐始終會進入其他平常學校學習﹐然後一個一個畢業﹐進入社會打滾﹐撐起整個香港。想到這裡﹐不感到悲哀的﹐應該談不上愛香港。

2 comments:

michelle said...

welcome back, The Man !!

我在想,你這個'叫人名'的學校,在放完一部卡通電影才叫他們的名字,會不會想瀏試他們是的集中力? 莫說是小孩子,我看完一套電影都可能烏吓烏吓的。

The Man Who Loves Everton said...

Michelle,

Thanks.

They, the mothers, said it's to test if the children have proper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