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4, 2009

實在不記得在哪兒聽過這句說話﹕

「十來歲的年青人讀報紙﹐首先翻開的是體育版﹔到了三十歲﹐第一版讀的﹐是財經﹔過了六十歲﹐最先讀的就是訃聞 - 為的是看看哪一個朋友(敵人﹖)比自己早一步撒手塵寰。」

我當然未到六十歲﹐所以﹐每朝早買了份報紙後﹐我第一時間翻到的不會是訃聞。不過﹐似乎我倒是個沒有長大的男孩﹐到了艾慕杜華聽軟硬天師解愁的年紀﹐買了報紙跳上火車後﹐首先翻開的﹐依然是體育版﹐不是財經版。

縱然如此﹐閒來的時候﹐我也會翻到訃聞﹐看看是否有些自己認識的人﹐或者生平有點趣味的人﹐早了一點魂歸天國。

今天﹐在《泰晤士報》的訃聞裡﹐我讀到了這個名字﹕CHARLES WALKER。一個來自蘇格蘭的工程師。

老實說﹐在此之前﹐我沒有聽過這個名字。細心讀著那一篇訃文﹐當然因為跟自己同行有關。我實在很想知道﹐究竟一個工程師如何可以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後﹐教那份歷史悠久的英國報紙為他撰寫一篇訃文。因為那的確是一項榮耀。

細讀下﹐我在那篇訃文裡面﹐找到了香港的名字﹐也找到了以前在香港上班的那一間公司的名字。於是﹐我對這一位蘇格蘭工程師的生平更有興趣。

原來﹐他就是那位在中國大陸尋回ERIC LIDDELL那一個墳墓的人。

ERIC LIDDELL英國歷史上其中一個英雄。他便是電影《CHARIOTS OF FIRE》(實在不記得究竟香港翻譯作《烈火戰車》﹖還是《衝上雲霄》﹖)裡面描寫的那一個主角。他在一九二四年替英國贏得巴黎奧運會四百米賽跑金牌後一年﹐便返回中國(對﹗是返回中國。因為他其實是在國民黨時候的中國出生)。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他給日本人抓到華北集中營。在那兒﹐他不斷為老弱兒童奔走。

CHARLES WALKER可以叫得到《泰晤士報》為他撰寫一篇訃文﹐就是因為他尋回了那位英國英雄的墳墓。訃文的副題為﹕「INTREPID SCOTTISH CIVIL ENGINNER WHO REDISCOVERED THE LOST GRAVE OF THE OLYMPIC ATHLETE AN MISSIONARY ERIC LIDDELL IN CHINA IN 1989」。

他的另一個成就﹐就是替香港建設了沙田這個新市鎮。在英國報人眼裡﹐這個成就當然比不上尋回英國英雄的墳墓。所以﹐訃文裡只有寥寥一句提及。不過﹐替香港有著這樣大貢獻的人﹐他又是否能夠教香港報紙為他撰寫一篇訃文呢﹖我甚至懷疑以前公司裡面已經沒有人記得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有趣的人。一個會在工餘時間尋找歷史的工程師﹐怎會不是一個有趣的人﹖

讀著那篇訃文﹐實在可惜未能有機會在以前公司裡面碰見過他。每個星期五下班後﹐跟他到修士吧把酒聊天﹐定是一件賞心樂事。只是﹐隨著香港回歸﹐他也返回了祖家﹐加入另一間跨國顧問公司。畢竟﹐這樣有趣的人不能見容於回歸中國大陸後的香港。我則是在香港回歸後方大學畢業。

讀畢那篇訃文後﹐我希望﹐假如有天我撒手塵寰﹐我的至愛親朋能夠在《泰晤士報》裡﹐找到一篇我的訃文。我便心滿意足。我便算不枉此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