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3, 2009

的而且確﹐板球﹐是我最想認識的一種運動。

原因﹖

很簡單。我依然未能教自己明白觀看這一種運動有什麼樂趣可言。我真的不能想像當中的樂趣。一場要比賽幾天的比賽﹐究竟有什麼樂趣可言﹖我不明白。

於是﹐我知道﹐就是如何努力抗拒承認﹐就是如何做著任何事情去否認﹐我切切實實地還是一個屬於即食麵年代的人。我常言﹐一個屬於即食麵年代的人無論如何是不能夠明白寫信的樂趣。其實﹐不能享受板球帶來的樂趣﹐也是一個屬於即食麵年代的人的遺憾罷﹖

遺憾﹖也許﹐是缺憾。

ASHES開始了﹐《泰晤士報》每天都鋪天蓋地報導這一項英國對澳洲的板球比賽。逼不得意底下﹐我也開始留意一些報導。讀了一個英國投手如何練成一種新的投球﹐專門對付澳洲的其中一個擊球員。讀了澳洲擊球員如何準備應付變化多端的英國投手。

最教我有興趣的﹐還是報社如何反對在比賽前唱雙方國歌。這一件事情﹐甚至上了社評。

原來﹐便是國際賽﹐板球比賽前是不會跟其他比賽一樣﹐像足球﹐要所有觀眾站立﹐跟場上的球員一起唱國歌。

那天﹐報紙社評的標題為﹕「CRICKET BEGINS WITH THE TOSS OF A COIN, NOT A SINGSONG」。對於英國板球總會的解釋﹐報社在社評裡反駮說﹐「THE RIVALRY BETWEEN ENGLAND AND AUSTRALIA IS ENOUGH. THERE IS NO NEED TO STOKE IT WITH PATRIOTIC SONGS. SUPPORTING A TEAM QUIETLY AND SLOWLY IS ONE OF THE GREAT JOYS OF CRICKET. YOU CAN SPEND FIVE DAYS WATCHING SPORT WITHOUT HAVING TO SPEAK, LET ALONE SING. JUST THE OCCASSIONAL POLITE RIPPLE OF APPLAUSE WILL DO, THANK YOU VERY MUCH.」早前﹐板球總會說﹐那是應英國隊要求。在早前TWNETY20世界杯的時候﹐他們發現﹐比賽前播一播國歌能讓他們表現更好。

明顯地﹐那份英國歷史悠久的報紙不贊成改變傳統。

在比賽正式開始當天﹐報社大字標題道﹕「ONE MOMENT OF SILENCE, THEN SUMMER ROARS INTO LIFE」。文章劈頭首句便是﹐「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GREATEST MOMENTS IN SPORT ARE THE NOISIEST. THEY ARE WRONG.」接著﹐報社補充道﹐「IT IS IN SILENCE THAT YOU FIND SPORT AT ITS FINEST﹔THAT MOMENT WHEN THOUSANDS, UTTERLY CAPTIVATED BY THE SAME THING, CEASE TO SPEAK, CEASE TO THINK, CEASE TO BREATHE.」

不好問我為何如此喜歡讀《泰晤士報》。這就是原因。他們的立場是堅定得如此可愛。

看到他們如此堅持﹐我開始對板球充滿興趣。他們再次讓我多愛上另一件完完全全屬於英國的事情。

這才叫做愛國報紙。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