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15, 2006

很久以前﹐也許還是明報的時候﹐陶傑在《黃金冒險號》裡寫過這樣的一段文字﹕

「天星小輪創業白年﹐從前由一個波斯人興辦的小輪公司﹐今天發展成香港旅遊事業的一個歷史標記。綠白相間的船身﹐穿梭在風波千檣的維多利亞港﹐尖沙嘴的舊鐘樓在騰起的華廈間憔悴﹐中環大會堂也在玻璃幕牆中矮下去﹐唯有天星本色不變的輪隊﹐滿載著一世紀的雲水。」

的確﹐不變的只有天星小輪的船隊。

偶然到了YAHOO﹗的香港網頁瀏覽。失落地發現﹐原來中環的天星碼頭經已停止使用。聽說﹐碼頭的一切都會給移平﹐那地方又將會變成高矗的商業大廈。

預計到會有很多人﹐都想搭最後一班從那個碼頭開出的小輪。於是﹐有人辦了一個慈善活動﹐把最後幾班小輪船票的收入捐給慈善團體。希望藉此既做善事﹐也好使善忘的香港人集體地來一次歷史回憶。網頁說﹐慈善乘搭小輪的票早就售罄。不單只是最後的那一班﹐便是早幾班的小輪也很早滿了座。我不知道﹐那是香港人的善心﹐還是他們很想重溫以往光輝的日子﹖

關門前的幾天﹐也有很多人爭相趕往碼頭拍照留念。他們說﹐天星碼頭帶給他們太多美好的回憶。

天星碼頭的確是香港歷史的最好見證。

在波濤衝擊下﹐它看著香港的每天變化。從小小的漁港﹐變成一個輕工業的重鎮﹔從繁忙的轉口港﹐起飛到國際金融中心﹔從自強不息的英國殖民地﹐淪為紅色中國的經濟奴隸。

其實﹐不難明白為何特區政府要努力地﹐把一幢又一幢的歷史建築拆掉。不是因為他們不尊重歷史﹐也不是因為他們太輕視舊時發生的一切。相反﹐便是因為他們太把歷史看重﹐便是因為他們太重視以前的所有事情﹐所以都要把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毀滅。政府要我們都拋掉舊時繁盛的包袱﹐要我們都跟以往花樣的年華講聲再見。沒有了那些集體回憶﹐我們最終會忘卻以往那些好日子。沒有了那些歷史見證﹐我們將無從跟過往比較。情形跟北京看待天安門大屠殺相似﹕讓人民慢慢把事情忘掉。

始終﹐做奴才的都要按著主子辦事的方法做事。

誰說﹐那時候﹐我們不乞求別人﹐不望阿公打救﹐只是咬著牙關﹐努力不懈﹐渡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誰說﹐那時候﹐我們就是國際大都會﹑世界金融中心﹖都是道聽途說罷。從來沒有那些事情。你看﹐我們不是從零三年的谷底﹐每年在爬升了嗎﹖我們是越來越好﹐越來越繁榮啊﹗我們開始跟國際接上了軌。

為了有這樣的一天﹐因此﹐實在很有必要把所有見證過香港繁榮的歷史建築一一拆掉。

我想﹐在海運大廈附近那幾幢商業樓宇改建完畢後﹐也就是我們跟尖沙嘴天星碼頭說再見的時候。

當我返回香港的時候﹐究竟那還是不是我的香港﹖她也許還能認得到我﹐只是我還能夠認得出她嗎﹖

No comments: